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京兆尹

京兆尹

官名。西汉京畿地方行政长官之一。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 改右内史置,职掌如郡太守。其地属京畿,为“三辅“之一,故不称郡。因治京师,又得参与朝政,故又有中央官性质。秩中二千石 (一说秩二千石),地位高于郡守,位列九卿。属官有长安市、厨两令丞,都水、铁官两长丞。所典京师多勋臣贵戚,号为难治,历任此职者久者不过二三年,近者数月一岁,辄以罪过罢。东汉迁都洛阳,以三辅陵庙所在,故不改其号,唯改其秩为二千石。十六国之前秦、后秦、北朝西魏亦于京师长安置之。北周初改为京兆郡守,明帝二年(558) 复改京兆尹。唐朝开元元年 (713)始改雍州为京兆府,雍州长史为京兆尹,为首都行政长官,秩从三品。又有少尹二人,助理府事。唐以后亦作京城地方行政长官惯称。


官名,西汉置,,俸中二千石,掌治京师,特奉朝请。周称内史,秦、汉因之,武帝建元六年分置左右内史,太初元年又改右内史名京兆尹,有两丞。属官有长安市、厨两令丞,都水、铁官两长丞。京兆府在长安城内尚冠前街路东故中尉府。中兴后都洛阳,改河南郡为尹,因三辅陵庙所在,不改其号,只减其俸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、《三辅黄图》。其后,十六国前秦后秦置,北朝西魏、北周置;隋沿置。唐开元元年改雍州长史为京兆尹,为首都行政长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韦工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考工记》有韦氏,孙诒让《周礼正义》说:“《一切经音义》引《字林》云:‘韦,柔皮也。”盖此工专治柔熟之韦,与鲍人兼治生革异。”北周仿其职置韦工中士,正二命;韦工下士,正一命。属冬官府司皮下大夫。

  • 东曹

    官署名。西汉丞相府所属诸曹之一,东汉时三公府亦置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太尉所属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选举及军吏。以掾领之,秩比四百石。汉末曹操于相府亦置东、西曹,皆典选举。东曹典府外官吏。三国魏大将军

  • 理藩院额外侍郎

    官名。清置,员额一人,为理藩院的佐官。见“理藩院”。

  • 更始将军

    将军名号。新莽置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:“大阿、右拂、大司空、卫将军广阳侯甄丰为更始将军。”杂号将军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复以宁始将军为更始将军。”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号圣公为

  • 督邮书掾

    官名。省称督邮、督邮掾。《汉书·朱博传》: “出为督邮书掾,所部职办”。汉朝郡府职吏,协助郡守国相监察属县,督送邮书,兼及捕系盗贼,录送囚徒。详见“督邮”。官名,简称“督邮”,汉置,为郡府属吏,掌协助

  • 阿思哈尼哈番

    爵名。清初九等世爵之第五等。乾隆元年 (1736) 定汉文名为“男”。分为四等,叙正二品,不加美名。参见“男”。

  • 直敷文阁

    官名。南宋绍兴十年(公元1140年)置,为贴职之一。

  • 山东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山东司郎中。①明清户部山东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明洪武二十九年(1396)改山东部郎中设,一人。宣德(1426—1435)中增设一人。南京户部山东清吏司亦设一人,皆正五品。清顺治元年(164

  • 宣和殿大学士

    官员。北宋徽宗政和七年(1117)置,属侍从贴职,品秩同资政殿大学士。宣和元年(1119),改保和殿大学士。官名。宋政和五年(公元1115年)置宣和殿学士,以两制充任,掌出入侍从,备顾问。七年(公元1

  • 三门白波发运司

    官署名。宋朝初年置,掌黄河三门至汴河水运,漕运陕西粮谷以供京城,设发运使一人,下设催促装纲、催纲、提辖等属。后改三门白波提举辇运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