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京卫

京卫

明代军事组织。包括上直二十六卫,五军都督府所属三十三卫以及非亲军而不隶都督府者十五卫。上直二十六卫是锦衣卫、旗手卫、金吾前卫、金吾后卫、羽林左卫、羽林右卫、府军卫、府军左卫、府军右卫、府军前卫、府军后卫、虎贲左卫,以上十二卫,洪武中置;金吾左卫、金吾右卫、羽林前卫、燕山左卫、燕山右卫、燕山前卫、大兴左卫、济阳卫、济州卫、通州卫,以上十卫,永乐中置;腾骧左卫、腾骧右卫、武骧左卫、武骧右卫,以上四卫,宣德八年置。五军都督府所属三十三卫,分属五军。其中隶于左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左卫、镇南卫、骁骑右卫,龙虎卫、沈阳左卫、沈阳右卫;隶于右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右卫、虎贲右卫、武德卫;隶于中军都督所者有留守中卫、神策卫、应天卫、和阳卫以及牧马千户所、蕃牧千户所;隶于前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前卫、龙骧卫、豹韬卫;隶于后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后卫、鹰扬卫、兴武卫、大宁中卫、大宁前卫、会州卫、富裕卫、宽河卫、神武左卫、忠义右卫、忠义后卫、义勇右卫、义勇前卫、义勇后卫、武成中卫、蔚州左卫。非亲卫而不隶于都督府之十五卫是武功中卫、武功左卫、武功右卫(以上三卫系工匠,隶于工部), 永清左卫、永清右卫、彭城卫、长陵卫、献陵卫、景陵卫、裕陵卫、茂陵卫、泰陵卫、康陵卫、永陵卫、昭陵卫。各京营置指挥使一人,秩正三品;指挥同知二人,秩从三品;指挥佥事四人,秩正四品;镇抚司镇抚二人,秩从五品;经历司经历秩从七品、知事秩正八品,吏目秩从九品,仓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所辖千户所多寡不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钩盾果丞

    官名。东汉钩盾令的佐官有果丞,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本注:“果丞主果园。”

  • 东京学

    辽朝官立学校。设于东京 (今辽宁辽阳),掌教授东京及附近州县生员等事。始置于道宗清宁元年 (1055)。

  • 寝令

    官名,掌管陵园内部之事。帝王宗庙分前后两部分,前部叫庙,后部叫寝,是献祭的地方。汉朝各帝陵都有寝,置寝令。见《历代职官简释·寝令》。官名。汉置,属太常。掌守陵寝,案行扫除。

  • 皂隶

    春秋时晋国的小吏。《国语·晋语四》:“皂隶食职。”

  • 闲散治仪正

    官名。清朝銮仪卫之职官。顺治十一年(1654)设。定额十八员,俱满缺。掌銮仪卫所属六司之治仪事。

  • 司果执事

    见“果上人”。

  • 资政院民选议员

    官名。清末资政院议员。宣统二年(1910)由各省咨议局按定额从本局议员中选出,共九十八人(定额一百人,缺新疆二人)。掌参与资政院议案的讨论、表决。

  • 北镇抚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锦衣卫所属机构。成祖时分原锦衣卫镇抚司为南、北二司,北司专掌诏狱。宪宗成化 (1465—1487) 间始置北镇抚司印,狱成专达皇帝,不须通过锦衣卫官,锦衣卫官不掌诏狱者亦不得干预其事。

  • 路兼理司法长官

    宋制,于诸路设监司,除提点刑狱司专掌司法事务之外,还有安抚使、转运使和各种提举使,都是兼理司法的长官。各州、府的狱讼案件,照例要按期申报各监司。这许多监司衙门,都是各州县的监督机关,对于疑案随时可以举

  • 典宗亲

    官名。太平天国晚期设置。《幼主封杨庆善等爵诏》有“并诏升封正副典宗亲,职同又副掌率。”其职掌无明确记载。太平天国晚期对癸好三年(公元1853年)以前参加起义的勋旧一律称之为开朝王宗,所以典宗亲可能是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