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亲王

亲王

爵名。其称始于南北朝,指皇族中封王者。《隋书·百官志上》:“陈承梁,皆循其制官”,“其亲王起家则为侍中”。隋朝以国王中皇伯叔昆弟、皇子为亲王,以别于嗣王。正一品。始置亲王府,并设官属。唐朝因之。玄宗开元(713—741)以后,亲王多不出閤,王府官益轻而员亦减。辽、金之亲王亦置府,设官属。辽朝常以亲王掌国政,如为天下兵马大元帅、总北、南枢密院等事。明朝,皇子封亲王,授金册、金宝,位在公、侯之上。成年始就封地,设王府,置官属及护卫。太祖定制,亲王列爵而不临民,分藩而不赐土。成祖以后,藩王势力日削,惟袭爵食禄而不治事。清朝为宗室封爵之第一等,位郡王之上。全称“和硕亲王”。凡宗室封爵授亲王者皆另加嘉名以别之,称赐号。如礼亲王 (全称“和硕礼亲王”,下同)、睿亲王、豫亲王等。此外,蒙古贵族之封爵,第一等亦为亲王。清制,诸王均不就藩。然内襄政本,外领师干,军机处成立后,又有任军机大臣者,职权甚重。有清一代,亲王用事,以摄政始,以摄政终。


皇室近支封王者为亲王。《隋书·百官上》:“陈承梁,皆循其制官……其亲王起家则为侍中。”亲王之名始于此。又《隋书·百官下》:“皇伯叔昆弟、皇子为亲王。”清朝以亲王为封号,且另加美名,如和硕亲王,为宗室爵号最高者。见《清史稿·职官一·宗人府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正税务司

    官名。清朝后期负责海关税务之官员。咸丰四年(1854),上海成立江海关,征收洋税,清政府派“司税”管理,但实权在英、美、法委员手中。咸丰八年(1858),为办五口通商税务,改司税为正、副税务司,各一人

  • 二甲

    官制用语。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 (980)殿试,始分进士为甲、乙两等。太平兴国八年,分为三等,称三甲,其第二等称二甲。宋朝时每科所分甲数及每甲所取人数皆不固定。太宗端拱元年 (988)、二年取进士皆未

  • 官位

    官员的职位。《史记·日者列传》:“才贤不为,是不忠也,才不贤而托官位,利上奉,妨贤者处,是窃位也。”

  • 副参领

    ①官名。清朝八旗组织中层编制单位甲喇副长官。即参领之副贰。雍正元年(1723),改委署参领设。员额、职掌均同参领,正四品。此外,护军营、前锋营、骁骑营等皆置,详“副护军参领”等。②军阶名。清末新陆军中

  • 兵籍房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改制后,枢密院置,掌行诸路将官差发禁兵、选补卫军文书。宋枢密院属吏办事诸房之一。掌办诸路将官差发禁兵、选补卫军文书。

  • 巡仓御史

    官名。明代十三道御史中,有专管巡视仓场的御史,掌查仓弊。清代监察御史中,有专巡视京、通各仓御史,称巡仓御史。见《明史·职官二·都察院》、《清史稿·职官二·都察院》。专差御史名。明宣德九年(公元1434

  • 国子监讲书

    官名。宋朝初年置,太宗淳化五年(994)改为国子监直讲。后复置,以幕职州县官充任。掌以经术教授学生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罢。

  • 监考使

    使职名。见“监中外官考使”。

  • 诸行宫都部署院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北面官,总诸行宫契丹汉人之事。道宗清宁元年(1055),“诏部署院,有事机密即奏,其投谤讪书,辄受及读者并弃市。”《辽史·道宗纪一》置都部署、知事、副部署、判官等职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

  • 阿喇哈拨什库

    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委署领催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