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齐额尔吉爱什拉喇哈番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右参议”。
满语官名。汉译为“右参议”。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春官府大司乐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,改大司乐为乐部,遂改称小“乐部上士”。职掌参见“大司乐中大夫”。
宋朝主管机宜文字、主管书写机宜文字与干办公事合称。官名合称。见“机宜”。
即“包衣昂邦”。
官名。金置,属国史院,员额一人,掌刊修《辽史》之事。
官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一年(723)置,六品以上为之,掌刊辑图书经籍。
官名。梁陈太仓令所属有左中右三部仓丞,均隶司农卿。
即“小计部下大夫”的省称。
官署名。辽置,属北面皇族帐官,掌德祖皇帝三房族之事。
官名。秦朝置,属奉常。西汉属太常 (奉常),有丞。景帝中元六年(前144)更名祠祀。武帝太初元年(前104)又名庙祀。东汉复称太祝令,秩六百石,有丞一人,职掌大祭祀时宣读祝文和迎神、送神等事宜。三国魏
官名。隋朝始置。高祖开皇二年(582) 置为宫廷女官,视从九品,掌宫内服用采章之数。炀帝置为尚服局长官,二人,从五品。唐朝沿置,改正五品。宋、金、明悉如唐制。明永乐后(1403—1424),宫廷女官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