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制
官名。唐朝门下省置二员、中书省置十员,流外四品,掌承传制敕。
流外官名。唐代置,中书省员额十人,门下省员额二人,秩流外四品,掌传送制敕之事。
官名。唐朝门下省置二员、中书省置十员,流外四品,掌承传制敕。
流外官名。唐代置,中书省员额十人,门下省员额二人,秩流外四品,掌传送制敕之事。
制置使司简称。
满语官名。武职。原称“伊都额真”,雍正元年(1723)改。汉译为“班领”。
官库名。明清时光禄寺置银库,明制设大使一人。清制有司库二人,库使八人,经承一人,掌管银库出纳并储藏筵席所用金银器皿。
学官名。掌教授县学生员。参见“县学”。
① 唐、宋“观察使”之简称。② 宋朝缉捕使之别称。③元、明捕役之别称。④清朝道员之尊称。道员的别称。见“观察使”。
官名。宋朝皇帝出巡、亲征,则于京师置,掌皇城守备之事。
官名,三国吴置,掌管市场贸易和治安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三嗣主传》:“(孙)皓爱妾或使人至市劫夺百姓财物,司市中郎将陈声,素皓幸臣也,特皓宠遇,绳之以法。”官名。三国吴置,主市场交易。凤皇二年(公元273
县的等级。金朝以二万户以上、二万五千户以下的县为次剧县。
内侍阶官名。金,元朝皆置。金二十五阶之第十三阶,秩正七品下。元十四阶第七阶,正五品。官名。金代内侍官,从六品下,称通侍郎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官名。同“太士”。① 神职官员。一说殷朝置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 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,曰大宰、大宗、大祝、大史、大士、大卜”。郑玄注: “此盖殷时制也”,“大士以神仕者”。孔颖达疏: “主神之士。”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