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“司武上大夫”。
蒙古语,意为“符验”、“证件”,元朝泛指各种文符证件。
又称“冢君”。西周诸侯国君别称。《逸周书·商誓》: “尔冢邦君无敢其有不告见于我有周。”
参见“同考官”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。南面官,总领侍卫亲军。
功臣号。宋朝以赐禁军诸班直将校。参见“功臣号”。
官署名。唐朝左、右卫所领内府五府之一,置中郎将一员、左右郎将各一员、兵曹参军一员、校尉五员; 每校尉领旅帅二员,每旅帅领队正二十员、副队正二十员。掌领近卫卫士勋卫之属宿卫,号为内仗,极受亲信。
官名。北宋徽宗崇宁四年(1105),亲卫府置,员十人,品秩同承议郎。选后妃之家有服亲属及翰林学士、三衙管军官在正任观察使以上者子孙充任,掌殿庭宿卫之事。五年罢。武职侍从官名。宋置,见“三卫官”。
武官名。清置,属前锋营,掌分辖营众,见“前锋营”。
散阶称号。明朝置,为文职从七品之升授。清朝沿置,为文职从七品之封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