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使君

使君

① 奉命出使者尊称。② 汉朝对州刺史之尊称。三国、晋朝沿用。用以对州郡长官之尊称。《三国志· 蜀志· 先主传》: “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 ‘今天下英雄,惟使君与操耳’。”按刘备时为豫州牧。后世因之。


1、对使臣或巡行所部的州刺史之尊称。《汉书·寇恂传》:“恂初为郡功曹,太守耿况甚重之。”“更始立,使使者徇郡国,曰先降者复爵位。恂从耿况迎使者于界上,况上印绶,使者纳之,一宿无还意。恂勒兵入见使者,就请之,使者不与,曰:‘天王使者,功曹欲胁之邪?’恂曰:‘非敢胁使君,窃伤计之不祥也。今天下初定,国信未宣,使君建节衔命,以临四方……为使君计,莫若复之以安百姓。’”《后汉书·郭伋传》:“伋为并州牧……始至行部,到西河美稷,有儿童数百,各骑竹马,道次迎拜。伋问‘儿曹何自远来’对曰:‘闻使君到,喜,故来奉迎。’伋辞谢之。及事讫,诸儿复送至郭外,问‘使君何日当还’。伋谓别驾从事,计日告之。”

2、对州郡长官的尊称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附第五种传:“吾方今追使君,庶免其难。”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曹公从容谓先主曰:今天下英雄,唯使君与操耳。”当时先主刘备为豫州牧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周鲂传》:“愿明使君少垂详察,忖度其言。”《玉台新咏·日出东南隅行》:“使君从南来,五马立踟蹰。”

3、唐宋人对节度使、观察使的尊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校长

    官名。①亭长属吏,战国秦置,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封诊式》: “某亭校长甲、求盗在某里曰乙,丙缚诣男子丁。” ②武官,为一校之长。③东汉守卫皇帝陵园之官亦置。员一人。主兵戎盗贼事。官名。1、掌守皇帝陵园。

  • 上驷院卿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上驷院之长官。掌总理御厩事务,以及厩属官员之选除赏罚事。雍正六年(1728)设。乾隆十四年(1749)额定二人,由侍卫补授一人,内务府司官补授一人。正三品。

  • 金肃军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为北面官,西京诸司之一,控制西夏。

  • 中宫永巷令丞

    官名。《三辅黄图》:“永巷,永,长也,宫中之长巷,幽闭宫女之有罪者。”汉初少府与詹事所属均有永巷令及丞。少府所属的永巷令、丞武帝时更名为掖庭令、丞。詹事所属的永巷令秩六百石,副职有丞,掌宫婢侍使。令、

  • 安朔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,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拟骁雄将军等号。

  • 回部札萨克

    官名。新疆回部哈密、吐鲁番二部先后于清康熙及乾隆年间内附,清政府分别将两部各编为一旗,以其部长为札萨克,其后均进封为郡王。其下置协理台吉、管旗章京、参领、佐领等官,一如蒙旗之制。

  • 扎萨克达喇嘛

    即“札萨克达喇嘛”。

  • 中宦者

    为中宫宦者的省称,掌侍奉皇帝和皇后,有的有专职,有的随事差遣。东汉省詹事,皇后法驾出,则中谒者、中宦者兼詹事奉引,事讫则罢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战略顾问委员会

    国民党政府总统府所属顾问性机构。依照国民党政府《总统府战略顾问委员会组织条例》规定,由总统特聘在军事上有“立功”、“立言”之“勋劳”者,以为总统处理有关战略及国防事项的顾问。员额十九至二十九人,并特任

  • 褫职

   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。清乾隆时湖北按察使周季尝袒庇属员,褫职,免治罪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规定, 褫职与免官均为县知事惩戒的第一等。同年又规定文官惩戒的第一种亦是褫职,自受处分之日起,非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