侍正府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二品。设于文宗至顺二年 (1331),掌内廷近侍之事,领四怯薛速古儿赤四百人、奉御二十四员及拱卫直都指挥使司。
官署名。元置,掌内廷近侍之事。其官有侍正(正二品)、同知、佥府、侍判、经历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四·侍正府》。
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正二品。设于文宗至顺二年 (1331),掌内廷近侍之事,领四怯薛速古儿赤四百人、奉御二十四员及拱卫直都指挥使司。
官署名。元置,掌内廷近侍之事。其官有侍正(正二品)、同知、佥府、侍判、经历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四·侍正府》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二年(1132)置,掌讨论内外政事,数月后罢。
官名。南朝梁置,陈庆之曾任此职。参见《梁书·武帝纪》。
官名。辽、金置,为统领边疆乣人的官员。元朝亦置,职掌同。官类名。辽金元时代对于统治乣人的官员,总称为乣官。
周朝王畿内遂所属的行政单位。以里宰主之。春秋战国时为乡属行政单位。春秋齐国分国为五乡,乡属有州、里,里亦为军事组织单位。战国时秦国所设以里典主之。汉朝为县以下基层行政单位。城、乡均有。通常一里百家,以
明清时科举之制,称朝考第一名为朝元,参见“朝考”。
海军相当官。北洋政府置于各舰,由轮机上、中尉充任,掌轮机事务。
见“遥郡”。
官署名。南宋置,属吏部考功司,掌成忠郎磨勘、关升、资任、较考等事。
通常指皇帝身边的近臣,包括朝廷官吏和宦官。朝廷官吏多指御史、给事中等,宦官有御前近侍,如打卯牌子、御前牌子、答应长随、尚衣、尚履等。国君的亲近侍从官员。《后汉书·伏湛传》:“近侍纳言左右。”
官名,即左廷尉平,为大理(廷尉)属官,掌审判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廷尉》:“廷尉,秦官,掌刑辟,有正、左右监,秩皆千石。景帝中六年更名大理……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、右平,秩皆六百石。”参看“大理平”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