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官名。西周置。春秋战国及后代沿置。国君辅相称太傅、少傅,太子辅相多称太子太傅、太子少傅。汉朝太子少傅和诸侯王国亦省称傅,分别参见各条。魏晋诸王及侯国亦置。宋朝为亲王府官,虽有其名,然未尝除授。明朝初年,为王府官,左、右二人,从二品,以辅导诸王。洪武九年(1376)罢。


1、相。《广雅·释言》:“傅,相也。”

2、冢宰。《诗·大雅·崧高》:“王命傅御。”笺:“贰王治事,谓冢宰也。”

3、太子太傅与太子少傅的合称。《后汉书·桓荣传》:“(帝)曰:‘欲置傅者,以辅太子也。今博士不难正朕,况太子乎?’即拜(张)佚为太子太傅,而以荣为少傅。”

4、汉朝王国官属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王国》:“皇子封王,其郡为国,每(国)置傅一人,相一人,皆二千石。本注曰:傅主导王以善,礼如师,不臣也。”汉王国之傅,初称太傅,成帝改太傅曰傅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五·王国》。唐朝王府置傅一人,掌辅正王之过失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四下》。宋有其官名,而不授其官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宫三少

    指太子少师、少傅、少保。见“东宫六傅”。

  • 水部曹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都官尚书所属有水部曹,“掌舟船、津梁、公私水事”,以郎中一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黜退

    免官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矫传》:“此自臣职分,非陛下所宜临也。若臣不称其职,则请就黜退。”

  • 客将军

    官名。战国魏置。对别国人在本国任将军职务者以客礼相待,故称。《战国策·赵策三》: “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间入邯郸。”鲍彪注: “称客,则衍他国人仕魏也。”任用外国人做将军称客将军,且以客礼待之。将军掌帅

  • 判屯田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员一人,以无职事朝官充任,无职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屯田司复置郎中、员外郎,遂罢。

  • 右外兵郎中

    官名。西晋、北朝与右外兵郎互称,为尚书省右外兵曹长官。参见“右外兵郎”。

  • 京市署令

    官名。即京市令。

  • 驿站提调

    元代驿站的站官。大站设二、三人,地位在驿令之下;小站一般只设提领。由地方提调长官从本处站户中选任,只受部札,不给俸。

  • 印经院

    官署名。宋太宗太平兴国八年(983)置,掌刊印佛经。神宗熙宁四年(1071)废。

  • 著作令史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,著作局属官,协助著作郎、佐著作郎修撰国史。晋朝因之。著作局改为省后,为著作省属官。南北朝沿置。南朝宋时,吴癸曾制历法。《宋书·律历志下》: “元嘉二十年(443),太祖使著作令史吴癸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