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六典

六典

① 周朝六种治国法典合称。即治典、教典、礼典、政典、刑典、事典。属冢宰、司徒、宗伯、司马、司寇、司空六官分掌。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掌建邦之六典,以佐王治邦国。一曰治典,以经邦国,以治官府,以纪万民。二曰教典,以安邦国,以教官府,以扰万民。三曰礼典,以和邦国,以统百官,以谐万民。四曰政典,以平邦国,以正百官,以均万民。五曰刑典,以诘邦国,以刑百官,以纠万民。六曰事典,以富邦国,以任百官,以生万民。”②殷朝六大分掌之法的合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,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,典司六典。”郑玄注:“典,法也。此盖殷时制也。”③隋朝内官合称。隋置六尚,分管六典: 典琮、典赞、典栉、典器、典执、典会,各三人,视流外二品。分掌琮玺器玩、导引朝见、中栉膏沐、樽彝器皿、扇伞灯烛、财帛出入。炀帝演为“二十四典”。


宫中女官,隋置,即典琮、典赞、典栉、典器、典执、典会。见《隋书·后妃传序》,参看“六司”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训练总监

    官名。民国置,为训练总监部长官,掌管全国军队及其所辖学校的教育,与国民的军事教育等。属国民政府,其佐官有副监二人。

  • 都大提举疏濬黄河司

    官名。宋置,为转运使、转运副使的兼职,掌修河防之事。《宋史·河渠志二》载:“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始置疏濬黄河司。……将自卫州(治所在今河南省汲县)濬至海口,差范子渊都大提举,……官吏奉给视都水监

  • 习艺馆

    官署名。唐武则天如意元年(692)改内文学馆置,隶中书省。曾改万林内教坊,寻复为习艺馆。置内教博士十八人、经学五人,史、子、集缀文三人,《庄子》、太一、篆书、律令、吟咏、飞白书、算、棋各一人。玄宗开元

  • 州役

    宋朝州府衙门公吏总称。吏人自都孔目官至粮料押司官共十级,称为职级,其下又有手分、贴司等名目,掌文职行案事务。依所掌分客司 (掌招待宾客)、通引官 (掌接引传达)、书表司 (掌书写文件)、法司 (掌司法

  • 陀西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隶于府,犹唐朝判官。

  • 修《辽史》编修官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国史院,员额三人,掌编修《辽史》之事。

  • 护西域副校尉

    官名,汉置,为西域都护副职,秩比二千石,掌护西域诸国。《后汉书·班梁列传》:“旧敦煌郡有营兵三百人,今宜复之,复置护西域副校尉,居于敦煌,如永元故事。”《后汉书·西域传》:“邓太后不许,但令置护西域副

  • 羽林前卫指挥使

    武官名。明洪武三十五年(公元1402年) 以燕山中护卫改为羽林前卫,掌守卫皇城南面及巡警京城各门。以指挥使为主官,下辖千户所。

  • 建置、设立某官。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 “王伯之令也,引其封疆而树之官。”

  • 夜士

    周代掌巡夜的小官吏。《周礼·秋官·司寤氏》:“司寤氏掌夜时,以星分夜,以诏夜士夜禁。”注:“夜士,主行夜徼候者,如今都候之属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