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明朝行人司副长官,左、右各一人,从七品,专掌奉节出使诸事。
三公的别称。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(帝)即位以来,不用旧典,信刺举之官,黜鼎辅之任。”
官名。北宋英宗治平四年(1067)置,充侍从以备顾问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为正三品贴职。南宋因之。官名,宋置,宝文阁,原名寿昌阁。庆历年间改名宝文阁,嘉祐八年(公元1063年)英宗即
官名。南宋初年置,为临安府副长官。孝宗乾道七年(1171),改置判官领其事。九年复置。
清代,庶吉士称大学士为阁师。
武官名。为总督京营戎政的副职,见“总督京营戎政”。
即五等爵的侯爵。王莽以公氏作牧,侯氏作卒正,伯氏作连率,子氏作属令,男氏作属长,无爵者为尹。参看“侯”条。
降奴服于即匈奴国君单于,王莽改单于曰此。见《汉书·王莽传》。
官名。见“民部中大夫”。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为指挥的属官,员额一人,官阶为职同军帅。参见“典厨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