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制置使

制置使

官名。唐朝后期置,为临时军事长官,镇抚地方。宣宗时,以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使。北宋或置, 掌经边防军旅之事。 徽宗政和 (1111—1118)中,西北用兵,以内侍童贯为之。宣和 (1119—1125) 末,又置京畿辅郡兵马制置使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),河东路与陕西五路亦置。南宋高宗建炎元年(1127)置招捉盗贼制置使,三年置行在五军制置使。诸路又增置制置副使。诸路之使多以安抚大使兼任,掌本路军马屯防捍御之事。绍兴二年(1132)置沿海制置使,三年置安抚制置使。六年,始铸印以某路制置司为名。其属有参谋,参议,主管机宜书写文字,干办公事,准备将领、差遣、差使等。后唯四川与沿海置,余皆罢。


官名。唐宣宗大中五年置,掌经营谋划边防军务。宋沿唐制,不常置;南渡后设置渐多,资望特高者称制置大使,多以安抚大使兼任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六·制置使》、《宋史·职官七·制置使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高丽军

   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,不出戍其他地方。

  • 所正

    官名。明朝工部所属营缮所置,一人,正七品,为本所之长,以诸匠之精艺者为之。南京工部营缮所置一人。

  • 公主驺仆射

    官名。为东汉长公主属官。为管理公主车马的官,与一般公主府中的公主仆同。

  • 狱子

    宋朝州县下等役人名。掌看守牢狱人犯。役卒名。(1)宋代置于县,掌看守狱囚。参见“推司”。(2)金代在诸县、镇、城、堡、寨的司狱之下置狱子,所掌与宋同。

  • 支郡

    西汉初年诸侯王封国的边郡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请诸侯之罪过,削其支郡。”颜师古注:“支郡,在国之四边者”。汉朝的行政区划是州、郡、县、乡。西汉初年诸侯王的封地很大,有的封地千里,辖郡很多,其封国的边沿

  • 奉安符宝所

    官署名。南宋宁宗嘉定十六年(1223)置,隶皇城司,以都提举奉安符宝所承受官主管。

  • 三州处置使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韩德枢为南院宣徽使, 遥领平、 滦、 营三州管内观察、 处置等使, 设三州处置使司治三州事。

  • 典舆都辖

    官名。金置,属尚辇局,秩从九品。

  • 制国用副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制国用司的佐官,见“制国用司”。

  • 北平坛庙管理所

    内政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清王朝遗留的北平诸坛庙管理事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