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可汗

可汗

又作“可寒”。古代柔然、突厥、回纥、蒙古等族最高统治者的称号。初,鲜卑族中有此称,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称号,始于公元402年柔然首领社崙称丘豆伐可汗。


西域君主称可汗。《新唐书·突厥传》:“可汗,犹单于也,妻曰可敦。”回纥、突厥、蠕蠕各族皆称其君主为可汗。后代蒙古、突厥称其君为汗。此“汗”,即前代“可汗”的简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丞史

    官名合称,即丞与史,或泛指中央和地方僚属。令的属下称令史,丞的属下称丞史。《史记·汲郑列传》:“(汲黯)迁为东海太守……择丞史而任之。”“郑庄以任侠自喜……其推毂士及官属丞史,诚有味其言之也,常引以为

  • 巡防营

    清末地方驻防军,亦称巡防队。光绪三十三年 (公元1907年) 因为防军、练军及其他绿营、团练等杂项队伍章制不一,经过挑选,汰弱留强,凡年在二十以上三十五以下,身体强健者,一律按新军编制改为巡防营。每省

  • 招贤所

    官署名。金朝设于宣宗贞祐四年(1216),备咨询,以谏官许古等掌其事。

  • 左士曹

    官署名。西晋、北魏所置尚书省诸郎曹之一。参见“左士郎”。

  • 司士书佐

    官名。隋初州置士曹行参军,开皇三年(公元583年)罢郡,以州统县,改士曹行参军为司士参军事。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改州为郡,改司士参军事为司士书佐。参见“司士参军事”。

  • 司空司直

    官名。东汉末曹操置为司空府僚属,掌监察。《三国志·杜畿传》: “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。”官名,东汉末年曹操置,为司空的属官,掌监察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杜畿传》:“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,迁护羌校尉。”

  • 司果执事

    见“果上人”。

  • 赞飨

    官名。东汉太常所属有赞飨,西汉无考,可能是东汉时所置,秩六百石。赞是佐的意思;飨同亨,也就是烹。赞飧的职掌可能是佐助太常掌理祭祀宗庙、天地时所用牺牲等祭物的烹制之事。

  • 卫南都巡河官

    官名。金朝都水监属官,设于新乡,掌河防,管辖崇福上、崇福下、卫南、淇上四埽。人选由都水监廉举,领埽兵约二千人。

  • 邺县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为邺、临漳、成安三京县令之一,属清都尹。有丞,中正,功曹,主簿,门下督,录事,主记,议生. 及功曹、记室、户、田、金、租、兵、骑、贼、法等曹掾。临漳、成安二县所属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