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长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后改称台正,为中央观象台的主官。见“中央观象台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后改称台正,为中央观象台的主官。见“中央观象台”。
吏名。明清四种外吏 (承差、书吏、典吏、攒典) 之一。即司、道、府、厅、州、县之书吏。请各省布政使司设二十五人至七十二人不等,江苏最少,四川最多; 按察使司设六人至五十六人不等,江苏最少,四川最多。府
见“参赞”。
北齐太子仗库局长官,为流外官。
官名。春秋时期卿大夫家臣之长。《国语·晋语曰》: “官宰食加。”
官名。北齐置,掌典驼局。从九品上。
州刺史僚属名。东汉末临时设置。《三国志·张扬传》: “以武勇给并州为武猛从事。”魏、晋司隶校尉、诸州刺史皆置,参掌军事。北齐唯司州置,视从九品。隋朝因之,置于雍州,文帝开皇十二年(592)改名武猛参军
官名。北齐太常寺所属有鼓吹署,置令及丞,掌百戏、鼓吹乐人等事。隋唐沿置。
官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(1161)置,掌皇帝出行宿卫之事。同年罢。
宋朝宪衔之一。参见“宪衔”。
官名。辽朝置,为南面官。加官,无实职。在右神武军大将军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