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刑寺少卿
官名。见“司刑寺”。
官名。见“司刑寺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有诸子下大夫二人,中士四人,掌理国子的教治与戒令。北周依其制于夏官府置左右武伯中大夫,正五命,掌内外卫之禁令,兼统六率之士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豆卢勣传》 :“周明帝时,为左武伯中
官名。见“内翻书房”。官名。清置,为内翻书房的主官,见“内翻书房”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掌材下士佐官,员二人,正二命。
官名。北齐置,清都郡次官,从五品。
官署名。北宋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刑部置,掌断罚追毁宣敕。
官名。北齐置。见“衣冠署”。
僧官名。(1) 中央设置,相当于僧正。南朝宋泰始元年(公元465年)明帝诏僧瑾为“天下僧主”,管辖全国僧尼。南齐沿置,永明元年(公元483年),武帝敕玄畅、法献同为僧主,“分任南北二岸。”南齐末,以法
伎术官名。隋太卜署所属有相博士、助教各一人,掌教相术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内史中大夫属官,正一命。职掌参见“内史中大夫”。
《周礼》称王后宫内任职的卿大夫、士。《天官·阍人》: “凡外、内命夫命妇出入,则为之辟。”贾公彦疏: “内命夫,卿大夫、士在宫中者,谓若宫正所掌者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