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天台

司天台

官署名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 由太史监改名,隶秘书省。置司天监为长官,下有少监二员、丞一员、主簿二员、主事一员,掌察天文,稽历数;观测风云气色之变化,率其属员预测天象。每季录祥异送门下、中书省,纪录于起居注,岁终送史馆; 岁颁历书于天下。又置春官、夏官、秋官、冬官、中官正及副正各一员; 有通玄院; 其保章正、灵台郎、挈壶正、监候、司历、司辰诸属官,皆加五官名号,又有漏刻博士等属。宋、辽均置,名司天监。金朝隶秘书监,有提点、监,掌天文历数、风云气色,密以奏闻。又有少监、判官、教授、司天管勾等属官。下设天文科、算历科、三式科、测验科、漏刻科。元世祖中统元年(1260)沿金制置,设官属; 至元十五年(1278)别置太史院掌颁历之政,本台专掌教授天文历法。仁宗延祐元年(1314)改为司天监。至元八年又置回回司天台,延祐元年改为回回司天监。


官署名,即太常属官太史令官署的俗称,掌天时星历,年终前奏新年历,国家祭祀丧娶等,掌奏良辰吉日和时节禁忌等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奉常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太史令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后宫司仪

    宫官名。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。职准尚书左仆射,掌铨选人士,三品。

  • 铁案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前期置,属三司盐铁部,以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,掌有关金、银、铜、铁、朱砂、白矾、绿矾、石炭、锡等开采、鼓铸之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罢,以其事归虞部。

  • 直隶府

    府的等级之一。元制,直隶于省的府称为直隶府,与路居于同等的地位。

  • 小宰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太宰属官。中大夫爵。主司王宫政令、刑法,及一切纠察禁令。掌管国家法典规则和职贡条文副本,考核各级官府政务,平均各诸侯国贡赋以节财用。按爵秩尊卑规定百官朝位、职掌、俸禄。以六属制度推行各官

  • 宣抚安慰使

    官名。唐置,德宗以后,派朝臣巡视灾区,称宣抚安慰使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十三》。

  • 军枢司

    官署名。清末海军部所属之机构。宣统二年(1910)改筹办海军事务处参赞厅秘书司设,旋併入海军部。掌收发文牍函件,并本部人员升迁、调补、功过之册籍及一切典礼奏咨事。初辖机要、奏咨、典章、承发四科。三年,

  • 贰卿

    唐以后对六部侍郎之别称。因尚书称卿,侍郎次之,故曰卿贰。又称“贰令”。侍郎别称贰卿。尚书为卿,故侍郎称贰卿。《旧五代史·职官志》天成三年敕:“累陟贰卿。”参看“侍郎”、“尚书”条。

  • 候长

    官名。汉朝边塞每百里置有候官,候官下分若干部,以候长主之,领亭燧若干,以此形成障候,障尉、候长、亭燧长构成的边防候望系统。候长西汉秩比二百石。王莽时改为百石,东汉又减为比百石。官名,汉朝边郡置候官,候

  • 军巡院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开封府及陪都河南府、应天府、大名府皆置,分左、右两院,设左、右军巡使,左、右军巡判官为正副长官,掌治安及刑狱审讯。官署名。宋置,掌京城斗争及推鞫之事等;见《宋史·职官六·开封府》。

  • 王府近侍

    官名。辽朝置。亲王府侍从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