司理院狱
监狱名。宋代附设于司理院的监狱。参见“司理院”。
监狱名。宋代附设于司理院的监狱。参见“司理院”。
专职道员名。清初在山东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置兴屯道,后废。
官场用语。宋朝官员所任差遣之地离都城千里以外者,称远地。宋代铨选制度中的一项规定,凡官员注授差遣离都城逾千里者,称为远地。
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司水中大夫典鱼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官名,东汉末年刘备置,掌参谋议论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先主传》:“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,表于汉帝曰……议曹从事中郎、军议中郎将臣射援……”
官场用语。宋朝宰相常置数员,其先除者称首相或上相。官名。宰相分职,数人同任,居首位者称首相。《宋史·曾公亮传》:“公亮明练文法,更践久,习知朝廷台阁典宪,首相韩琦每咨访焉。”
官名。唐置,属集贤院,员额八人,掌分四库书。
见“功德司”。
官名。唐置,见“大理寺司直”。
官名。辽置, 见“宿直司”。
官名。春秋时楚国置。《左传·襄公十八年》:“楚子闻之,使杨豚尹宜告子庚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