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金中大夫

司金中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司长官,掌金属矿藏的开发、冶炼及制作器物。下设小司金下大夫、小司金上士以佐其职, 领典艹中士、 冶工中士、 铸工中士、锻工中士、函工中士、雕工中士等官属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,以下大夫为长官,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 罢。


官名。三国魏置司金中郎将,掌冶铸。北周置司金中大夫,正五命,属冬官府。掌矿冶、金工之政令。任此职者见《北史·长孙嵩传》:王世孙俭,俭次子隆,“位司金中大夫。从长湖公元定伐陈,没江南,卒。”副职为小司金下大夫,正四命;属官有小司金上士,正三命;典卝中士、下士,冶工中士、下士,铸工中士、下士,锻工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函工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雕工中士、下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磨勘司右司丞

    官名。明太祖洪武(1368—1398)时磨勘司置,一人。详见“磨勘司左司丞”。

  • 朝内疏附

    官名。疏附一辞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绵》:“予日有疏附”,其意为使下亲上。太平天国设置朝内疏附,为天朝典官,掌传递文书,员额二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
  • 行中郎将

    代行中郎将之职,掌宿卫宫殿门户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“冬十月,遣行中郎将班固报命南单于。”参看“中郎将”条。

  • 掌徒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司隶下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掌徒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御前忠佐引见司

    见“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”。

  • 护越中郎将

    官名。晋设此官,驻广州,主护南越。见《晋书·职官志》。

  • 抚慰使

    唐诸道临时特遣使。武德元年(公元618年)五月,山南抚慰使马元规击朱粲于冠军,破之;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以太子左庶子郑善果为山东道抚慰大使,以李靖为岭南道抚慰大使。

  • 坐曹

    汉朝官府分曹处理政事,因称官吏在官署治事为坐曹。

  • 京师地方检察厅

    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始置,配置在京师地方审判厅内。以检察长一人为主官,秩正五品,掌纠正同级审判,监督下级检察厅,下设检察官五人,秩正六品,典簿(从七品)、主簿(从八品)、录事各二人

  • 兼领

    官制用语。汉制:除任本职之外,又任他官,称“兼”,或“兼任”。职位高的官兼任职位低的官称“领”。参看《琅琊代醉编·兼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