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

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

官名。元代吉利吉思是西北叛王阿里不哥等的根据地,阿里不哥失败后于至元元年(公元1264年)投降。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世祖忽必烈任命保定路完州刘好礼为吉利吉思等五部断事官,下设经历,知事等官,统吉利吉思、昂可刺、乌思、撼合纳、谦谦州五部,治所在益兰州(今苏联图瓦自治州境内)。刘好礼到任后奏请迁去中原地区的农民、军人,进行军垦、民屯,设立人匠局,组织管理迁去的各种手工业者,并设立传舍,改进道路交通。其辖境广袤,西起亦马儿河(今额尔齐斯河)与钦察汗国为邻;东抵勒拿河,与辽阳行省为邻;南临岭北行省南部(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),北滨北冰洋。当时天文学家郭守敬曾在五部境内设立了北海测经所,进行国土测量。元朝廷有效地控制了五部所在地区,成为防御西北叛王的根据地。其后宗王脱脱等迫刘好礼还大都,其地遂又为叛王所居。至元三十年 (公元1293年)元将士土哈复又收复此五部,屯兵镇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郡卒正

    官名,西汉末年王莽置,职如太守,掌治其郡。王莽以《周官》、《王制》之文,置卒正、连率、大尹,职如太守;属令、属长,职如都尉;置州牧、部监,见礼如三公。公氏作牧,侯氏卒正,伯氏连率,子氏属令,男氏属长,

  • 卢沟桥抽分竹木局

    官署名。明朝商业税务机构。设于北京卢沟桥,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掌科收竹木柴薪税。

  • 门功曹书佐

    官名。东汉司隶校尉所属佐吏,主选用吏人。官名,掌选用,属司隶校尉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

    惩戒机关名。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(公元1913年)始置,为临时机构,必要时在中央或各省成立,议决关于简任和荐任官的惩戒。次年一月二十日公布《文官惩戒委员会编制令》,改为常设机构,惟置于中央。设委员长一人

  • 提举宗子学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崇宁元年(1102)置,以宗正卿、少卿充任,领诸王宫宗子学。政和三年(1113),改命知大宗正司事充任。

  • 典牧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地官府载师中大夫典牧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祀官

    官名,泛指掌祭祀的官员。《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乃立黑帝祠,名曰北畤。有司进祠,上不亲往。悉召故秦祀官,复置太祝、太宰、如其故仪礼。”

  • 东京路兵马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朝地方统军机构。置于辽阳府。海陵王天德二年 (1150) 改为本路兵马都总管府。参见“兵马都总管府”。

  • 中军四面大都督

    官名。北魏末置。孝武帝欲讨高欢,以太傅,录尚书事长孙稚为此职,统率中军,其下设有中军北面大都督等。见《魏书·出帝平阳王纪》、《周书·念贤传》。

  • 尺籍

    汉朝书写军令的简牍簿籍,因长一尺(约合今23公分),故名。汉军法规定,如军队吏卒斩首,即以尺籍报送郡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