后部帅
官名。十六国姚襄置。《晋书·姚襄载记》:“ (襄) 以强白为后部帅。”
官名。十六国姚襄置。《晋书·姚襄载记》:“ (襄) 以强白为后部帅。”
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设置,见“护国军军政府军务院”。
官名。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所属有均工中士,正二命;均工下士,正一命。《周礼》无此官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说:“大司农属官有均输令丞。”北周是仿照均输令丞之职来设置均工的。掌均输之事。参见“均输令丞”。
见“大理金齿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”。
官名。同“右一护军府护军”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冬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铸造乐钟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: ”凫氏为钟。”官名。周及周以前设此官,负责制钟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·凫氏》:“凫氏为钟。”
官名。明、清礼部之副长官。明朝始设,一人,正三品,与左侍郎同佐尚书掌部务。清沿明制,定满、汉各一人,从二品。宣统三年 (1911),礼部改为典礼院,遂废。详“礼部左侍郎”。
官名。匈奴置。由单于子弟充任,统领部众,地位在左、右渐尚王之下。
官名。周朝置。掌柔治韦草。见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。
周朝天子对同姓诸侯、诸候对同姓大夫均尊称“父”,一般则“诸父”。《诗经·小雅·伐木》: “既有肥羜,以速诸父。”
官名。战国置。《古玺汇编》第二一号:“囗都右司徒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