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吏部左侍郎

吏部左侍郎

官名。明太祖洪武十三年(1380)置吏部左、右侍郎各一员,正三品,为吏部副长官,协掌部务。时罢中书省,六部直达皇帝,分掌政务,故其职甚重。清朝顺治元年(1644)改吏部左、右参政为左、右侍郎,满、汉各一员,凡四员。初定满、汉军员正二品,汉员正三品,顺治十六年改皆正三品,康熙六年(1677)复旧制,九年复改皆正三品,雍正八年(1730)皆升正二品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各减一员,宣统三年(1911)废。参见“吏部”、“吏部侍郎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习驭

    杂任职名。唐于殿中省尚乘局置,员额五百人,掌调六闲之马。

  • 小夫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职掌不详。见《小夫卣铭》。

  • 文渊阁

    ① 明代藏书阁名。为皇宫内收藏书籍之处,文臣亦在此陪侍皇帝读书并加讲解。明太祖建于南京奉天门东,成祖永乐 (1403~1424) 中迁都北京后,又于宫内建文渊阁。明、清又以此作为殿阁大学士名号。②清朝

  • 太子庶子

    东宫属官。秦、西汉隶太子太傅、少傅,东汉隶太子少傅,秩四百石。值宿东宫,职比郎官,无员额。别有“太子中庶子”,侍从太子左右,位在其上。三国因之,魏五品。两晋员四人,或隶太子詹事,或隶太子二傅,五品。为

  • 司准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冬官府匠师中大夫司准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?命

    官名。 战国楚置。 《鄂君启节铭》:“大工尹脽以王命命集尹邵、 尹逆, 命阢, 为鄂君启之府铸金节。”

  • 呜赞

    官名。明洪武九年(1376)置。初隶殿庭仪礼司,二人,正九品。三十年,改隶鸿胪寺。建文(1399—1402)中升秩。成祖即位,复旧。其后员额屡增自四人至九人,改从九品。掌典赞仪礼之事。

  • 六大

    六种职官的合称。指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建天官,先六大,曰大宰、大宗、大史、大祝、大士、大卜;典司六典。”郑玄注:“此盖殷时制也。”殷朝天官的六种属官。《礼记·曲

  • 军司马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夏官府军司马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职掌参见“军司马上士”。

  • 司牺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牺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