回回国子监
学校名。元仁宗延祐元年(1314)置,定学官及生员五十余人,官给廪膳,培养波斯文译史人员。
国家设立的学校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置,隶属于翰林兼国史院。不久罢。延祐元年(公元1314年)复置回回国子监,以教授波斯文字为主,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。学官设置同汉人国子学。学生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,官给廪膳。后定制,学官及生员共五十余人。
学校名。元仁宗延祐元年(1314)置,定学官及生员五十余人,官给廪膳,培养波斯文译史人员。
国家设立的学校名。元至元二十六年(公元1289年)置,隶属于翰林兼国史院。不久罢。延祐元年(公元1314年)复置回回国子监,以教授波斯文字为主,专以培养诸官衙译史人才为目的。学官设置同汉人国子学。学生限于公卿大夫及富民子弟,官给廪膳。后定制,学官及生员共五十余人。
杂任职名。唐置,属中书省,员额二十人。
金代教坊所属掌音乐的官,见“教坊”。
官名。西魏置。《周书·韩果传》: “大祖由是以果为虞候都督,每从征行,常领候骑,昼夜巡察,略不眠寝。”
官署名。南宋高宗绍兴二年(1132),干行在临安府置,掌造器甲。以工部尚书、侍郎提点,工部郎官每旬点检其事。金朝沿置,兼管囚徒。设使、副使领院事; 都监一员,掌收支等事。官署名。金置于诸京及节镇等处,
官名,东汉置,掌在东观校秘书。《后汉书·马融传》:“(安帝永初)四年,拜校书郎中,诣东观典校秘书。”后世也有沿置。
官名。是长信詹事的简称。《史记·孝景本纪》:“中六年,更命“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。”詹事,是掌管皇后太子家事的官。少府,掌管皇室手工业制造等事,为皇帝的私府。”参看“詹事”、“少府”条。
①指三公之位。《后汉书·袁绍传》:“既累世台司,宾客所归。”魏晋以来开府仪同三司者亦有此称。②指尚书台、御史台等机构。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兼以台司及都水御史行台文符如雨。”《宋史·李宗谔传》:“尝牒
官名。宋置,见“转运使”。
官名。辽北面官。掌四方钱铁之冶。太宗时置。
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主掌驾驭兵车及天子所乘副车的官长。《周礼·夏官》:“戎仆,中大夫二人”,“掌驭戎车,掌王倅车之政,正其服,犯軷,如玉路之仪。凡巡守及兵车之会,亦如之。掌凡戎车之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