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署名。明代内府贮库之一。收存米、盐等厨膳物品,属内官监,设宦官进行管理。
授官制度。文武见任官吏未经考察直接得授散阶,为本品最低一阶。
官名。宋朝礼部试置, 佐知贡举主持考试。皆临时差官,以防事先请托。官名。宋置,为权知贡举的副职,见“知贡举”。
官名。北魏、北齐为“大宗正少卿”的省称。隋、唐、五代为宗正寺次官,亦称“宗正寺少卿”,通判本寺事务。隋初置一员,正四品上; 炀帝增为二员,从四品。唐初一员,后增为二员,从四品上。高宗、武则天时曾随本寺
官名。南朝梁伯、子国置,掌同王国典书令。参见“典书令”。
官名。西晋分外兵郎置,为尚书省右外兵曹长官通称,亦称郎中,六品。属五兵尚书。东晋、南朝省并“外兵郎”。北魏复置,属七兵尚书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 定郎为从五品中,郎中五品上;二十三年皆称郎中,六
泛指挏马令、丞、尉等官,属太仆,掌取马乳制酪供宫中用。详“挏马”条。
吏名。清朝京吏之一种。即在宗人府、内阁、中书科、翰林院、詹事府、文渊阁、上谕处、内廷三馆、各修书馆及各衙门则例馆办事之吏员。属宗人府、内阁、翰林院、詹事府者由民间考取;属内廷三馆及修书各馆者由内阁、翰
官署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三部勾院所属机构之一,上隶三司。参见“三部勾院”。
官名。宋庆历七年(公元1047年)置,地位在龙图阁学士、直学士之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