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大家

大家

① 周朝王公子弟及卿大夫封邑采地的别称。借指有地位的公卿大夫。《尚书·周书·梓材》:“以厥庶民,暨厥臣,达大家。”孔安国传:“言当用其众人之贤者与其小臣之良者,以通达卿大夫及都家之政于国。”孔颖达疏: “《周礼》有都家之官。郑(玄) 云,都谓王子弟所封及公卿所食邑,家谓大夫所食采地。(孔)《传》以大家言之,总包大臣,故言卿大夫及都家之政。卿大夫之政谓在朝所掌者,都家之政谓采邑所有。”②汉朝后官名号。原为对女子的尊称,东汉和帝以班昭博学多才,数召入宫,令皇后与诸贵人以师事之,尊称为大家。后顺帝虞美人生冲帝,但因大将军梁冀执政,未加封爵号,宫中称虞氏为大家,遂成为后宫名号。灵帝熹平四年(175) 拜其为宪陵贵人,始罢。③亲近侍从官及后妃对皇帝的称呼。


1、汉朝后宫名号。“大家”原为对女子的敬称,东汉和帝因班昭博学多才,召入宫中,让皇后及诸贵人以师事之,尊称她为“大家”。后来,顺帝的虞美人生冲帝和舞阳长公主,顺帝未封美人爵号,冲帝又早死,梁冀专权,忌恶它族,故只称“大家”。《后汉书·皇后纪下》:“虞美人者,以良家子年十三选入掖庭,又生女舞阳长公主。自汉兴,母氏莫不尊宠。顺帝既未加美人爵号,而冲帝早夭,大将军梁冀秉政,忌恶佗族,故虞氏抑而不登,但称‘大家’而已。”

2、后妃及亲近侍臣对皇帝的称呼。蔡邕《独断》:“亲近侍臣称(皇帝)曰大家,百官小吏称曰天家。”《新唐书·李辅国传》:“辅国谓帝曰:大家第坐宫中,外事听老奴处决。”

3、借指公卿大夫。在周朝,“大家”是王公子弟及卿大夫封地的别称,也借指王公子弟及卿大夫。《尚书·周书·梓材》:“以厥庶民,暨厥臣、达大家。”孔传:“以大家言之,总包大臣,故言卿大夫……之政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纠察漕运监察御史

    官名。金置,《金史·河渠志》载:“泰和元年(公元1201年)尚书省以景州漕运司所管六河仓岁税不下六万余石,其科州县近者不下二百里,官吏取贿延阻,人不胜苦,虽近官监之亦然。遂命监察御史二人往来纠察之。”

  • 太府卿

    官名。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(508)置,为十二卿之一,十三班,掌管金帛库藏出纳、关市税收,以供国家、宫廷用度。辖左右藏、上库、太仓、南北市诸令丞及各地关津。别置少府卿掌器物营造、冶铸织染等事。陈因之,三

  • 行度辽将军

    代行度辽将军之职。《后汉书·孝和帝纪》:“九月癸丑,以光禄勋邓鸿行车骑将军事,与越骑校尉冯柱,行度辽将军朱徽、使匈奴中郎将杜崇讨之。”“秋七月,行度辽将军庞奋,越骑校尉冯柱斩右温禺鞮王。”参看“度辽将

  • 左右什将

    武官名。金置,属诸总管府、节镇兵马司, 见“兵马司”。

  • 六条

    汉代以郡守为地方行政最高长官,郡下有县,为防止郡守、县令有违法行为,便遣刺史分行巡察,其监察内容有六条,在六条之内的事则纠察,六条之外的则不管。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,掌奉诏

  • 敦睦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即“敦睦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外班翰林

    清制,翰林院侍讲以上的满缺,得由各部郎中升补,不限于翰林院出身者,称为外班翰林。这是因为清初满人翰林出身者不多,不敷补授的缘故。

  • 六品武土官

    武职土官名。清制,贵州省置二人:贵阳府、思南府各一人。

  • 国史院修撰兼知院事

    官名。宋元祐六年(公元1091年)置,掌修国史兼管国史院院务。见“国史院”。

  • 十二卫将军

    官名合称。隋炀帝大业三年 (607)始置,每卫各二人,从三品,为大将军副贰。唐朝沿置。宋朝为从四品,无定员,以宗室或武臣为之,皆空官无职掌; 南宋初多不除授,孝宗隆兴 (1163—1164) 中复置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