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左监门率府率
官名。即太子左监门率。
官名。即太子左监门率。
官名。隋文帝杨坚仁寿四年(公元604年),设安抚大使,由行军主帅兼任。唐朝各州如有水灾旱灾,便派巡察、安抚或存抚等使臣巡视抚恤;如由节度使兼任,则另有副使。到宋朝,安抚则为掌管一方军事和民政的官,称安
官署名。北宋前期置,属三司盐铁部,掌有关商税之事,以本部都孔目官以下领之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随三司废,其职事归于户部。
官名。清末农工商部副长官。宣统三年(1911)改农工商部左侍郎设。一人,正二品,特简。佐大臣总理部务。官名。宣统三年(公元1911年)改农工商部侍郎为农工商副大臣,员额一人。见“农工商部”。
清代太常寺内部机构。由满赞礼或读祝官一员,笔帖式一员轮值。掌收发往来文书,监用印信等事。
官名。清初内工部之属官。顺治十八年(1661)设。左、右各一人,隶于总理之下。分掌宫廷缮修工程之事。后省。
官名。① 秦始置,为郎中长官,掌宫廷戍卫,侍从皇帝左右,参与谋议,职甚亲重。二世时赵高曾任此职,左右朝政。西汉沿置,秩中二千石,列位九卿,凡郎官皆属之。文帝初由代邸入未央宫即位,当夜拜张武为郎中令,巡
官名,东汉末年蜀有此官,掌郫邸阁事务。郫,县名,在成都西北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邓芝传》:“先主定益州,芝为郫邸阁督。先主出至郫,与语,大奇之,擢为郫令,迁广汉太守。”
官署名。指隐蔽的官府机构,为刑徒免罪后服役的场所。《睡虎地秦墓竹简·法律答问》: “将司人而亡,能自捕及亲所知为捕无罪,已刑者处隐官。”或以为罪徒受宫刑后服役的场所。
官名。清末外务部之长官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设。从一品。佐外务部总理亲王主持交涉事务。宣统三年(1911)省会办兼职,改尚书为外务部大臣。
县市令的属员。见“县市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