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夫人

夫人

①宫中女官名号。秦以前天子夫人位次王后,在众女官之上。秦汉沿用,凡皇帝、皇太子之妾,皆称夫人。东汉末曹操设内官时沿置,位次皇后,在众嫔妃之上。晋武帝置三夫人九嫔,夫人与贵嫔、贵人同为三夫人,位视三公。南朝宋孝武帝孝建三年(456) 省。齐、梁又置。十六国后赵亦置,位视上公,高于贵嫔、贵人。北魏道武帝时以宫中余妾称夫人,无员,皆有品次。至孝文帝改定内官,置三夫人,位视三公。隋、唐拟周礼宫禁之制,妃皆合称夫人。隋炀帝置贵妃、淑妃、德妃三夫人。唐之贵妃、淑妃、德妃、贤妃亦合称夫人。其位次于皇后,正一品。②诸侯妻的称号。《礼记·曲礼 (下)》: 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。”汉朝列侯之妻称夫人,夫死,其子继为侯,则改称太夫人。③命妇封号。新王莽曾封崔篆母师氏为义成夫人,是以此作为对妇女的封号之始。唐朝规定,诸王、国公及文武官一品之母或妻封国夫人,三品以上官员之母或妻封郡夫人。宋徽宗政和(1111—1118) 中改为执政以上的官员之妻封夫人。明、清沿之,一、二品官之母、妻皆封之。清朝公、侯、伯之妻为一品夫人,宗室封爵中的长子、贝勒、贝子、奉恩镇国公、奉恩辅国公、不入八分镇国公、不入八分辅国公、镇国将军、辅国将军之妻亦封夫人。④ 明朝初期曾作为诸王妾的名号。


1、古代帝王妻妾的一种名称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有后,有夫人,有世妇,有嫔,有妻,有妾。”疏:“夫人者:夫,扶也,言扶持于王也。”汉初因秦之称号,嫡妻称皇后,妾皆称夫人。高帝、文帝选纳尚简,至武、元二帝乃掖庭三千,增级十四,才有美人、良人等。夫人掌论妇礼,其与皇后,如三公与皇帝。见《后汉书·皇后纪》。

2、诸侯的妻称夫人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之妃曰后,诸侯曰夫人,大夫曰孺人,士曰妇人,庶人曰妻。公侯有夫人,有世妇,有妻,有妾。”《韩非子·外储说右上》:“薛公相齐,齐威王夫人死,中有十孺子皆贵于王,薛公欲知王所欲立而请置一人以为夫人。”

3、汉朝列侯的妻称夫人。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七年冬十月,令列侯太夫人、夫人、诸侯王子及吏二千石,无得擅征捕。”注:“列侯之妻称夫人。列侯死,子复为列侯,乃得称太夫人,子不为列侯不得称也。”

4、命妇封号之一。始于王莽,王莽封崔篆的母亲师氏为义成夫人。唐朝诸王的母亲、妻、妃封国夫人;文武一品官和国公的母、妻也封国夫人;二品三品官员的母、妻封郡夫人。宋徽宗政和年间改封制,执政以上官员之妻封夫人。明、清一二品官员之妻封夫人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御伯上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天官府御伯中大夫属官,正三命。北周武帝保定四年(564)改称纳言上士。

  • 左右羽林军

    禁军名。(1)唐置。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高宗在玄武门左右屯营的基础上,加上选取的府兵越骑、步射组成左右羽林军。其职官的设置与诸卫相似,有大将军各一人,正三品;将军各三人,从三品。掌统北衙禁兵,督摄

  • 翰林司

    官署名。宋朝置,属光禄寺,掌供奉果品及茶酒等物,以备游幸、饮宴之用,兼掌翰林院事。设勾当官四人,以诸司使、副使及内侍充任。官署名。宋置此司,属光禄寺,掌供果实及茶茗汤药。见《宋史·职官四·光禄寺》。

  • 从事祭酒

    官名。东汉末州府属官,常为荣誉散职。位在治中从事下。官名,东汉末年置,为州府属吏,散职,无固定人数,地位尊显,多以年高博学者为之。汉末蜀益州、荆州也置。

  • 府君

    太守尊称。汉朝及魏晋太守自辟僚属如公府,因尊称太守为府君。《后汉书·华陀传》: “广陵太守陈登忽患匈(胸)中烦懑,面赤不食,佗脉之,曰: ‘府君胃中有虫。’”汉碑亦多有之。唐以后,不论爵秩,子孙尊其先

  • 右平章事

    官名。渤海国官,居中台省。

  • 司库

    ①官名。隋朝始设,为殿内省尚乘局属官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 置。唐朝沿置于殿中省尚乘局。初为二人,玄宗开元二十三年(735) 减一人。正九品下。掌六闲之藁秸、鞍辔出纳。后代多不设。清朝置,为户部、刑

  • 守京辅都尉

    官名,汉置,京辅都尉,掌京城及郊区的治安。守:兼任。《汉书·王尊传》:“于是凤荐尊,征为谏大夫,守京辅都尉,行京兆尹事。”参看“守”条。

  • 开稻田使

    使职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(734)遣中书令张九龄充河南开稻田使,于许、豫、陈、亳等州置水屯。

  • 良酝署署令

    官名。见“良酝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