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实录馆

实录馆

明清各朝例开之修书馆。自唐朝始,每一皇帝死后,新皇帝例敕史臣为其纂修实录。明制,帝崩即设馆修实录,视为大典。初以文武臣为监修,后改以勋臣充监修官,以内阁大臣为总裁,翰林院学士充副总裁。纂修官则由内阁于翰林院、詹事府、春坊、司经局诸官内具名题请。书成,誊录正副二本,底稿于进呈皇帝前由史官会同司礼监官于太液池椒园焚毁,以示禁密。正本原藏于内府,嘉靖十三年(1534)建皇史宬,始藏于此。清朝沿袭此制,新君嗣位,均开馆纂修前朝实录,修成闭馆。隶内阁,故有“内阁实录馆”之称。凡修实录,内阁大学士、协办大学士充监修总裁官,总裁官;学士、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充副总裁官; 纂修、提调各职,内阁侍读学士例得兼充,翰林院亦保送侍读学士以下官充纂修等职。副总裁以上由皇帝特简,纂修、提调各职则由监修总裁等拟定具题。实录修成,用满、蒙、汉三种文字各缮录五份,并举行“进书仪”,然后分藏于皇史宬、“大内”乾清宫、内阁实录库和沈阳清宫各处。


清代内阁所属例开的修书馆。见“内阁修书各馆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军政部

    官署名。民国十七年置,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,掌管军事行政事务。设总务厅、审查处、陆军署、海军署、航空署、军需署、兵工署。设部长一人、次长二人。民国十八年海军设部,直属行政院。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七

  • 麻都不

    契丹官名。原为县官之佐,太宗会同元年(938),改称县令。

  • 崇德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即“崇德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万亿宝源库都提举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该库长官,正四品。户部所属万亿广源库、万亿绮源库、万亿赋源库也设此官,职位与此相同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一·户部》。

  • 运粮万户府

    官署名。元至元二十年置,掌每岁从海道运粮供给大都(今北京)。其官有达鲁花赤一员,万户一员,并正三品,副万户四员,从三品。还有经历、知事、照磨、镇抚等。见《元史·百官七·海道运粮万户府》。

  • 金工

    官名。负责冶铸金属器具的官员。一说为殷代官名。周朝属司空,有筑氏、冶氏、凫氏、段氏、函人等。《礼记·曲礼下》:“天子之六工,曰土工,金工,石工、木工、兽工、草工、典制六材。”郑玄注:“此亦殷时制也。周

  • 北作坊使

    官名。五代置,为诸司使之一。宋初沿置,属西班诸司使。后多不领本职,用为武臣阶官。真宗咸平元年(998),定为同六品。神宗熙宁三年(1070),改为西作坊使。

  • 县正

    官名。①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。位次遂大夫。一说为周朝置。《周礼·地官·县正》: “各掌其县之政令征比,以颁田里,以分职事。掌其治讼,趋其稼事而赏罚之。”② 隋朝郡县属员。郡置县正,县置正,大兴、长安县正

  • 服不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夏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驯养猛兽及赞佐射仪。《周礼·夏官》: “服不氏,下士一人,徒四人”,“掌养猛兽而教扰之。凡祭祀,共(供)猛兽。宾客之事则抗皮。射则赞张侯,以旌居令而待获”。官名

  • 公车尉

    官名。“同军尉”。春秋时晋国置。负责管理军队中驾车的御官及训练士卒车乘。大夫爵。《大戴礼记·卫将军文子》:“(羊舌大夫) 其为公车尉也信。”参见“军尉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