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承御大夫
官名。北周置。佐承御大夫侍卫于皇帝左右。一说为正四命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佐承御大夫侍卫于皇帝左右。一说为正四命。
官署名。辽朝置,属文班司。始置于辽太宗会同元年 (938) 。
官名。春秋时期卿大夫家臣之长。《国语·晋语曰》: “官宰食加。”
清制,中央六部、都察院,以及外省督、抚之文书,可盖紫色印信,故称紫花印。
官制用语。宋朝吏人出职的一项规定。吏人任职至一定年限,称年劳。按年劳,可依次迁改或补官。参见“年劳补官法”。
官署名。宋朝礼部所属机构,掌印造、保管度牒。
指吏部。因吏部专司铨选,故称其为铨部。《宋史·选举志四》:“在朝廷则当量人才,在铨部则宜守成法。”
宋朝官文书名。又称改官举状、京状。即高、中级官员向朝廷推荐选人磨勘改为京官的奏状。每年或分上、下半年依名额荐举,一个名额称一“京削”。宋代高中级官员向朝廷荐举选人,经过磨勘改为京官的一种奏状。又称改官
官署名。设于元顺帝至正十九年(1359)二月,置司于西京大同,以孛罗帖木儿领之。下设分司十道,专掌屯种之事。
官名。北齐置,太子司藏署长官,从九品上。隋、唐沿置。隋正九品,唐从八品下。
见“社长”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