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通“”。西周称诸侯方伯之长。《驹父盨》:“南仲邦父命驹父即南者(诸)侯率高父,见南准夷。”②军队主将、统帅。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 “其三帅者,专行不获。”又《僖公二十七年》: “作三军,谋元帅。”参见“元帅”。③春秋齐国五乡为帅。《管子·小匡》: “五乡为帅。”《国语·齐语》: “五乡一帅,故万人为一军,五乡之帅帅之。”④十六国、北朝时期,少数民族酋豪之称。《魏书·太祖纪》: “离石胡帅呼延铁,西河胡帅张崇等聚党数千人叛。”⑤官名。南朝宋后宫置内职。有“永巷帅”、“装饰帅”等名目。另诸房各置一人,官品自第二至第五不等。参见各条。⑥ 清朝总督、巡抚等官员的尊称。


官名。1、军队的主将叫帅。2、古诸侯国的地域盟长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千里之外设方伯,五国以为属,属有长;十国以为连,连有帅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弩坊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弩坊丞,

  • 卫缺

    清朝官缺之一。即指漕运总督所辖各卫及守御所额设之职官。

  • 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

    官署名。秩正二品。宪宗时,置开平府; 世祖中统四年(1263),改上都路总管府; 至元三年(1266)给留守司印,皇帝巡狩时行留守司事,皇帝回京后复旧。十八年(1281),并为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

  • 押传国宝使

    使职名。五代后梁太祖开平元年(907)受禅,以摄侍中杨涉充任,奉受命传国八宝。翰林学士张策副之。

  • 田畯

    官名。周朝置。掌土地耕作等农事的长官。《诗经·幽风·七月》:“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。”毛亨传:“田畯,田大夫也。”官名,周代设此官,主农事。《诗经·豳风·七月》:“馌彼南亩,田畯至喜。”

  • 四译馆

    参见“四夷馆”。官署名,明清皆置。四译馆又名四夷馆,掌翻译四方少数民族或国家的语言文字。明朝永乐五年(公元1407年)外国朝贡,特设蒙古馆、女直馆、两番馆、西天馆、回回馆、百夷馆、高昌馆、缅甸馆。置译

  • 监候

    官名。隋初于太史曹置,四人,从九品下。掌观察天文。炀帝大业三年(607)增至十人。唐沿置。高祖武德七年(624)废。肃宗乾元元年(758)为五官监候,定制三人,正八品下。宋置官而未除授。明朝钦天监置,

  • 南京卫指挥使司

    明代军事组织。共有四十九卫,其中分隶于五军都督府者有三十二司:左军都督府所属有留守左卫、镇南卫、水军左卫、骁骑右卫、龙虎卫、龙虎左卫、英武卫、龙江右卫、沈阳左卫、沈阳右卫;右军都督府所属有留守右卫、虎

  • 门下贼曹

    官名。贼曹长官省称。汉朝郡县置,因与长官关系亲近,故冠以“门下”,为门下五吏之一。掌盗贼警卫事。东汉末将军府亦有置者。晋朝成为专称,为诸郡属官。官名,汉置,汉朝自公卿到县皆置,为贼曹长官,门下之职,掌

  • 诸冶东道署

    官署名。北齐置,设令、丞。掌东部地区诸冶,领滏口、武安、白间三局丞。隶太府寺。隋并入掌冶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