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开府

开府

①指开设府署、辟置僚属。始于汉朝,通常只许三公开府。东汉献帝初平三年(192),又许车骑将军开府。魏晋南朝时期,常以此作为对高级官员的宠待。②官名。北魏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第一品下,二十三年改为从一品。北齐沿置,地位渐低,除授冗滥,宫中所养斗鸡亦加此号。北周置为府兵组织统兵官,府兵二十四军各设一员,统兵二千人左右。隋朝左右卫、武卫、武候、领军府及东宫领府兵率府所统亲卫、左勋卫及左翊四府各置一人,掌领本府府兵; 东宫左右虞候府各置一人,掌斥候伺非,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左右虞候开府为左右虞候率。③魏、晋、南朝、北魏、北齐、北周、隋、唐、宋、金为“开府仪同三司”省称。④清朝为督、抚尊称。


1、成立府署,自选僚属。汉朝只三公、大将军、将军可以开府,魏晋以后开府的增多,因此有“开府仪同三司”(开府置官,援照三公成例)的名号。晋朝州刺史多以将军开府,都督军事。唐宋元三朝定“开府仪同三司”为一品文散官封阶,明废。

2、清代称出任外省的督抚为“开府”。见《新唐书·百官一·吏部》、《宋史·职官八》、《元史·百官七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鞮鞻氏

    官名。周朝设此官,掌管四方少数民族的音乐。《周礼·春官·鞮鞻氏》:“鞮鞻氏掌四夷之乐,与其声歌。”注:“四夷之乐,东方曰韎,南方曰任,西方曰株离,北方曰禁。”《文选》晋左太冲(思)《魏都赋》:“鞮鞻所

  • 凡吏

    泛指平凡一般之吏。《汉书·尹赏传》:“追捕甚精,甘耆奸恶,甚于凡吏。”

  • 司盐监丞

    官名,三国魏置,为司盐都尉的属吏,掌盐务,八品。《通典·职官十八》:“魏官置九品……第八品……司盐、司竹监丞。”

  • 巡艇办

    海关征税部海班与海事部巡船班所属洋员,低位较低。见“征税部”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吏部曹郎中

    官名。北齐吏部尚书所属有吏部曹,“掌褒崇、选补等事”,以郎中二人为主官。见《隋书·百官志中》。

  • 都察院监

    监狱名。唐以后有御史台狱,明改御史台为都察院,仍沿御史台之制于都察院附设监狱,称为都察院监。清代都察院不设监狱。

  • 贞武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班阶不详。武帝大通三年(529)置安远将军以代之。

  • 矿政司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矿政局的改名。见“矿政局”。

  • 面对

    宋朝官场用语。即百官按规定轮流面见皇帝,指陈时政得失、条举利害急务。通常五日一对,每次一人。是皇帝了解下情的途径之一。

  • 更调

    任官制度。明洪武 (1368—1398) 间定,凡南人任官北方,北官南方。后渐定除学官外,任官不得在本省,无南北之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