批验所
官署名。明朝各地分置,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均未入流。掌检验茶、盐引。
官署名。明朝各地分置,设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均未入流。掌检验茶、盐引。
官名。晋置,属御史台。据叶梦得《石林燕语》记载,自晋与北魏以来,凡入殿奏事之官,须在殿门外经过管殿门的御史搜索而后许入,谓之监搜御史,至唐代犹然,太和中始罢废。
官名。明代于京师崇文门、德胜门设税课分司各一,分别设副使一人主管。参见“税课司大使”。
即降低职务。为官员降罚的方式之一。始行于战国,历代沿用之。
官名。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下属各处之长官。主管各处事。如陆军部所属审计处、军学处,各设处长一员。官名。辛亥革命后,以处长为处的主官。参见“处”。
官名。东晋、南朝宋置,属太仓令。官名。见“东仓丞”。
参见“正言”。官名。宋太宗端拱初改门下省左拾遗为左正言。见“正言”。
官名。清末国子监所属职官。光绪三十二年 (1906) 设,三人。掌文书案牍。
见“都史”。
军中佐官名。清末设于新军,掌军中兽医事务。军一级设总马医官,镇一级设正马医官。
官名。唐朝两京郊社署郊坛置,二十四员,以主神御之物,皆由礼部自斋郎中奏补,任满十二年授官。杂任职名。唐于两京郊社署置二十四人,以主神御之物。凡任掌座满十二年,皆授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