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朝将

朝将
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增设之朝上职官。天历庚申十年 (1860) 始设。位高于神将。系衔一般以“”字冠首,另加一字以资区别,如忠逢朝将、忠佑朝将等; 也有不以“”字冠首,而以数字编号的,如制胜朝将、一百七十八朝将等。受封者多为统兵将领。


官名。太平天国后期于庚申十年(公元1860年)和天将同时设置,其地位低于天将,高于主将。其命衔有用忠字冠首,另加一字以资区别的,如忠孝朝将、忠逢朝将、忠劬朝将、忠莱朝将等;又有用数字编号的,如一百二十八朝将、一百七十八朝将等;《天王诏旨》中又有神策朝将之名,朝将既有在朝任文职者,亦有统兵在外者,实际上成为后期新设的官阶,其属官有吏、户、礼、兵、刑、工六政书,总检,承委,提点,军校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嫱媛

    侍妾的通称。《后汉书·宦者列传序》:“府署第馆,棋列于都鄙……嫱媛、侍儿,歌童、舞女之玩,充备绮室。”

  • 四方馆使者

    官名合称。隋炀帝时胪鸿寺置,分掌东、南、西、北四方诸国及互市等事,各一人。每使者署,典护录事、叙职、叙仪、监府、监置、互市监及副、参军各一人。后量事繁简,临时损益。

  • 三公曹

    官署名。①汉晋尚书台诸曹之一,设尚书。详见“三公尚书”。②尚书台(省)诸郎曹之一。魏晋南北朝置。设郎(郎中)。西晋初隶三公尚书,掌断狱及宣读五季时令仪注。南朝隶吏部尚书,与比部曹同掌拟定、解释法制律令

  • 左藏署丞

    官名。即左藏丞。

  • 扫逆将军

    官名。北魏置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八品中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改为从八品上。武官名、南朝宋置,为加官、散官性质的将军,秩八品。北魏亦置,用以褒赏勋庸,秩从八品上。

  • 二十四司

    ①官署名合称。即尚书省六部所统二十四个部门: 吏部所领吏部、司封、司勋、考功,户部所领户部、度支、金部、仓部、礼部所领礼部、祠部、膳部、主客,兵部所领兵部、职方、驾部、库部,刑部所领刑部、都官、比部、

  • 上海要港司令处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设置,隶属于海军部。

  • 典炮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制造枪炮。

  • 西市令

    官名。北齐置,司州西市署长官,从七品。

  • 管河参政

    官名。明置,据《明会典》记载宏治三年(公元1490年)令山东布政使司劝农二参政兼理山东河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