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校官

校官

① 官立学校。西汉置于郡国。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 “于是令文学校官诸生皮弁执俎豆,为吏民行丧嫁娶礼。”平帝时郡国置学,县、邑、道、侯国之学曰校。东汉仍置于郡。东汉末曹操令郡国兴学,县满五百户则置校官,选其乡才俊之士为教师。②三国时“校事”、“中书典校”等官的别称。


1、学官名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武帝纪》建安八年秋七月:“令郡国各修文学,县满五百户置校官。”《后汉书·明帝纪》永平十年:“召校官弟子作雅乐,奏《鹿鸣》,帝自御埙篪和之。”注:“校,学也。”

2、侦察官,掌刺探军民情况(言行),为国君或执政者的耳目。三国时吴设此官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恪更拜太傅。于是罢视听,息校官,原逋责,除关税,事崇恩泽,众莫不悦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宗学录

    即“宗子录”。参见“宗子正”。

  • 防御使

    官名。唐武则天圣历(698—700)中始以夏州领防御使。安史之乱期间,置于大郡要害之地,或称防御守捉使,掌本区军事防务,位在团练使下。唐朝后期,诸州刺史不带团练使者多加此衔,或与团练使互兼。诸道不设节

  • 十二封爵

    爵名,清朝置,属宗人府。清朝宗室封爵分十二级:1和硕亲王,2多罗郡王,3多罗贝勒,4固山贝子,5奉恩镇国公,6奉恩辅国公,7不入八分镇国公,8不入八分辅国公,9镇国将军,10辅国将军,11奉国将军,1

  • 太医署令

    官名。即太医令。即“太医令”,详见该条。

  • 改土归流

    明清对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。即废除世袭之土官,而代之以流官的统治。始于明洪武二十八年(1395)。时云南越州土知州阿资因作乱被斩,乃废土州,置越州卫。其后时有此举,而规模较大者,一为永乐 (

  • 寿光学土

    官名 南朝梁所置文学侍从之臣。《陈书·文学·岑之敬传》: “寻为寿光学士、司义郎。”

  • 祠部牒

    即“度牒”。

  • 三校尉

    参见“太子三校”。

  • 监医副

    官名。清末法部属官。详“法部监医副”。

  • 利器库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,秩从五品,世祖至元十年(1273)由军器库改名,隶军器监、武备寺,通掌随路军器。置提点三员,大使二员,副使三员。官库名。元至元五年(公元1268年)始置军器库。十年(公元1273年)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