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武功爵

武功爵

爵制。汉朝武帝元朔六年(前123)置,以奖励军功。据《汉书·食货志》注引臣瓒曰,《茂陵中书》载有武功爵,一级曰造士,二级曰闲舆卫,三级曰良士,四级曰元戎士,五级曰官首,六级曰秉铎,七级曰千夫,八级曰乐卿,九级曰执戎,十级曰政戾庶长,十一级曰军卫。第八级以上专用以奖励军功,第七级以下允许买卖,每级十七万。买爵至一定级位,即能享受试补吏、减罪及免役的特权。不久废。


爵名,汉武帝置,用来奖赏有功将士。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请置赏官,名曰武功爵。”注:“臣瓒曰:《茂陵中书》有武功爵,一级曰造士,二级曰闲舆卫,三级曰良士,四级曰元戎士,五级曰官首,六级曰秉铎,七级曰千夫,八级曰乐卿,九级曰执戎,十级曰政戾庶长,十一级曰军卫。此武帝所制,以宠军功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省、枢密院激赏库

    官署名。南宋绍兴年间,因备边置三省、枢密院激赏库与激赏酒库。计亩敛钱,以备犒军之用。宋、金议和后,专供宰执之用及朝廷其他机构的犒赏。

  • 百人督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为统领百人的将领,位在牙门之下。蒋济为护军,主武官选举,货赂大行,时有谣言: “欲求牙门,当得千匹,百人督五百匹。”官名,三国魏置,为统帅百人的军官。

  • 直宝文阁

    官名。北宋徽宗政和六年(1116)始置,为正七品贴职,作为特恩授中级官员。官名。宋政和六年(公元1116年)置,为贴职之一。

  • 旗籍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简称旗籍司郎中。清朝理藩院所属旗籍清吏司之主官。掌司事。初设满洲二人,蒙古一人;后改设满洲一人,蒙古二人。

  • 上军佐

    官名。春秋晋置。上军将之副职。晋国军制分上、中、下军,皆设将、佐。

  • 中京大内都部署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置。负责管理中京宫城、陵寝、宗庙等事。置都部署、副部署等职。官署名。辽置,属南面京官。设中京大内都部署、副部署,掌中京大内防守事务。

  • 五官掾

    官名,省称五官。汉朝郡国属吏,地位仅次于功曹,祭祀居诸吏之首,无固定职掌,凡功曹及诸曹员吏出缺即代理其职务。晋至南北朝沿置。晋朝中央政府诸卿、领军、护军、太子太傅、少傅等及诸郡、国皆置为僚属。南朝宋自

  • 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

    官名。清置,简称提刑按察使,掌振扬风纪,澄清吏治等,详见“提刑按察使”条、《清史稿·职官三·提刑按察使司按察使》。

  • 右仆射

    ①即“尚书右仆射”。②即“行台省尚书右仆射”。参见“行台尚书仆射”。官名,汉置,俸比六百石,掌虎贲郎习射。虎贲郎包括:虎贲中郎、虎贲侍郎、虎贲郎中、节从虎贲,皆掌宿卫侍从,均无定员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

  • 九官

    九卿的别称。《资治通鉴·魏高贵乡公甘露元年(256)》:“(孙)峻从弟宪尝与诛诸葛恪,峻厚遇之,官至右将军、无难督,平九官事。”胡三省注:“九官,即九卿也。魏明帝太和二年(228),吴主还建业,留尚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