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南朝梁、陈置,三品蕴位,为流外官职。当属太官令。官名。南北朝的南朝梁设此官,掌酒。见《通典·职官七·光禄卿》。
县分职吏名。汉始置,职主捕盗。《太平御览》二六八引《钟离意别传》说:“迁瑕丘令,男子倪直勇悍,……意到官,召署贼捕掾。”晋代县亦置贼捕掾,见《通典》卷三十三。
宋朝宪衔之一。参见“宪衔”。
宋代京官和选人是差别较大的两个官员阶层,京官的升迁用磨勘法,而各级选人升迁阶官, 只称循资, 不称磨勘。各级选人考满,须有京官举主五人,其中必须有本路转运使、转运副使或提刑使方可磨勘改换京官。升入京朝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,为币制局的长官,见“币制局”。
科举考试的文体之一。唐代以箴、论、表、赞几种文体考试士子,称为杂文。
元地方官署名。秩同二品,职掌同宣慰使司都元帅府。设宣慰使三员,同知、副使、经历各一员。参见“宣慰使司都元帅府”。
官署名。南宋置,属司农寺,掌行在临安府和籴事务,设监官、监门官等。
官名。见“公府法曹”。
乡、镇公职人员。国民党政府设于乡、镇公所,掌理民政事项。下设干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