治宜正
见“治仪正”。
见“治仪正”。
官名,掌斋祠宾赞礼仪等,西汉置,东汉省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官名。西汉武帝建元三年(前138)初置,武帝以微行,选材力之士执兵送从,期之诸门,故名期门,位比郎,亦称期门郎。无员,多至千人。平帝元始元年(后1)更名虎贲郎。三国魏复置,属虎贲中郎将,七品 (一说三
即乙室部大王。即“乙室王”,见此条。
官名。即尚衣奉御。
官名。清朝八旗组织中中层编制单位甲喇之副长官,即参领之副职。康熙三十四年(1695),以每甲喇只设参领一人不敷用而增设。协助参领处理旗务。雍正元年 (1723) 改为副参领,遂成定制。
官名合称。见“机宜”。
军事机关名,指挥机关。辽皇帝的心腹军名皮室军,分左右南北四部,各置详稳司。见《辽史·百官志二》。
官名。北魏前期置。尚书省都曹长官,协助尚书令、仆射综理各曹事务,位居诸尚书之首。为之者多兼侍中,常迁为尚书令、仆射或三公。孝文帝太和(477—499)改制时废。
即“都兵郎”。
官名。北周置。《隋书·权武传》:“宣帝时,拜劲捷左旅上大夫,进位上开府。”正六命。官名。北周置,正六命。任此职者见《隋书·权武传》:“周宣帝时,拜劲捷左旅上大夫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