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漕臣

漕臣

转运使、副使通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右二护军府副护军

    官名。同“右一护军府副护军”。

  • 粘竿处蓝翎侍卫

    官名。清朝尚虞备用处属官。额设十五人。掌为皇帝巡狩垂钓做准备工作。详“尚虞备用处”。

  • 官名。又称“大理” 或“大司理”。治狱官。相传大禹时皋陶为理。春秋时晋、齐等国置。《国语·晋语八》: “昔隰叔子违周难于晋国,生子舆为理,以正于朝,朝无奸官。”韦昭注: “理,士官也。”《左传·昭公十

  • 内侍郎

    散官名号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以授正六品内官。

  • 督铸钱椽

    官名。东汉京兆尹置之,监督铸钱事宜。《后汉书·第五伦传》: “长安铸钱多奸巧,乃署伦为督铸钱掾,领长安市。”

  • 佽飞令丞

    官名。汉武帝改左弋为佽飞,详见“左弋令丞”。

  • 行台郎

    参见“行台郎中”。

  • 弥封官

    见“弥封”。

  • 司烜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司要下大夫司烜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内直郎

    官名。①东宫官。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置为左春坊内直局长官,员二人,从六品下,掌符玺、伞扇、几案、衣服之事。北宋存其名而罕除授。金朝东宫宫师府置,正七品。②散阶名称。金海陵王天德 (1149—1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