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盛京五部

盛京五部

即清朝于盛京(今沈阳)所设之户部、礼部、兵部、刑部、工部。详见“盛京户部”等。


清代入关以后,其原设于盛京的六部均移至北京,仅以内大臣司留守之任,下设户、礼、兵、工四曹。顺治十五年(公元1658年)设礼部,次年设户、工两部。康熙元年(公元1662年)设刑部,三十年(公元1691年),复设兵部,惟吏部不设,合称盛京五部。户部掌盛京财赋,礼部掌盛京朝祭,兵部掌盛京军政,刑部掌盛京司法,工部掌盛京工政。每部主官有侍郎一人,所属有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等官。各部官员均以在京旗员与本地旗员参用。雍正三年(公元1725年)规定每年差御史一人,稽察五部。五年(公元1727年)增置汉郎中等官。光绪初年,以将军兼理兵、刑二部。三十一年(公元1905年)命将军赵尔巽兼管五部,后废除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京师初级检察厅

    官署名。清末京师检察机构之一。光绪三十三年 (1907) 设,分五处。掌同级审判厅管辖案件的检察事宜。置检察官十人,录事五人。官署名。清光绪三十三年(公元1907年)始置,附设于京师初级审判厅内,掌纠

  • 擢用

    清朝吏部之铨选制度。即任用官员之方法。指不拘流品,越等破格任用贤才之例。凡经博学宏词、经济特科、考廉方正等特科选拔,以及会推、保举荐擢之人才,均属此例。

  • 掌冶署令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太府寺有诸冶东西道署。隋太府寺有掌冶署,置令及丞,掌金银铜铁器之属,并管诸冶。炀帝时改属少府监。唐沿置,令一人,正八品上;丞二人,正九品上;又有府、史、监作、典事、掌固之属。掌熔铸金银铜铁器

  • 珍辛

    职官封号名。西夏朝设。授七品。又称武孝恭敬东南姓关上立土,下有功障、禄召等数种。

  • 造笔直

    杂任职名。唐置于集贤院,员额四人,掌造集贤院所用毛笔。

  • 办理军机处

    清朝“军机处”的正式名称。

  • 河库道

    官名。清朝道员之一。江苏省设一人,驻清江浦,掌理收放治河银两之事。咸丰三年(1853)裁撤,河款分别归淮扬、淮海、淮徐各道兼管,后归并淮扬海道及徐州二道兼管。官名。清朝设此官,属道总督,掌管河工款项出

  • 汤官饮监

    官名,汉置,为汤官属官,掌监饮食。见吴式芬、陈介祺《封泥考略》。

  • 天侯

    爵位名。为太平天国后期设置的六爵之一,简称为侯。见“六爵”。

  • 州牧

    官名。省称牧。汉武帝时分全国为十三州部,各置刺史监察诸郡,秩六百石。成帝绥和元年(前8)更名州牧,秩二千石,位次九卿。哀帝建平二年 (前5) 复旧称。元寿二年 (前1) 又改州牧。东汉复置刺史,逐渐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