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盛京礼部

盛京礼部

官署名。清朝盛京五部之一。掌盛京朝祭之事。顺治十五年 (1658) 设。置侍郎一人,掌部务,堂主事一人,掌档案文移; 读祝官八人、赞礼郎十六人,掌祭祀礼仪; 笔帖式十人、掌翻译缮写。分设左、右二司,左司掌关领祭物及各庙宇用品供应、岁修等事。右司掌陵寝、祠庙祭物供应及各庙宇僧道管理、养赡各事。各置郎中一人、员外郎二人。各官均为满员。光绪三十一年 (1905) 裁。


官署名。为清代盛京五部之一,掌盛京朝祭的礼仪。盛京陵寝的祭祀分大祭与常祭。常祭以内务府的宗室官,总管,掌关防官分别承祭。大祭则先期开列承祭官,送太常寺报皇帝钦派。部内组织分左右二司。左司有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掌关领祭祀物品;右司有郎中一人,员外郎二人,掌供应各陵祭物。不属左右司的有读祝官、赞礼郎,掌祭祀礼仪,堂主事掌档案文移,笔帖式掌翻译缮写等事。而由盛京礼部侍郎总领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粮服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末陆军部军需司所属三科之一。光绪三十二年(1906)设。掌经理被服,发放军粮,以及战用粮秣、炊具、马装、器具之购备,并兼管被服呢革各厂。置科长、科员、录事。

  • 巡艇办

    海关征税部海班与海事部巡船班所属洋员,低位较低。见“征税部”、“海事部”。

  • 御盏郎君

    宫廷给使名。辽置,属御盏局。见“著帐局”。

  • 中宦者

    为中宫宦者的省称,掌侍奉皇帝和皇后,有的有专职,有的随事差遣。东汉省詹事,皇后法驾出,则中谒者、中宦者兼詹事奉引,事讫则罢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左藏库使

    官名。五代后梁置,掌左藏库,多以武职充任。宋朝为西班诸司使,不领本职,为武臣迁转之阶,有西京左藏库使、左藏库使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定为正七品,徽宗政和二年(1112)改武经大夫、武显

  • 王国中尉

    王国中尉,即王中尉,掌武职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官名。汉初王国自置中尉。景帝以后由朝廷代置。中间一度废除,至成帝时复置。其职掌据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所说是“掌武职”,而《汉书·

  • 进纳

    官场用语。即纳粟补官,俗称买官。宋朝为三色官之一。宋制,富室纳粟赈粜、雇夫筑城或出钱粮助边,均可依数量多寡补授不同官职。宋太宗淳化五年 (994),规定纳粟一千石赐爵一级,二千石授本州助教,三千石授本

  • 十二宫宫官

    契丹本属游牧民族,其君主即位,自有一庐帐,名某某斡鲁朵,汉名某宫。在生时等于其亲军组织,死后仍然不废。自太祖至天祚帝,共置十二宫,即太祖弘义宫、太宗永兴宫、世宗积庆宫、应天皇太后长宁宫、穆宗延昌宫、景

  • 内翻书房提调

    官名。见“内翻书房”。

  • 赞飨

    官名。东汉太常所属有赞飨,西汉无考,可能是东汉时所置,秩六百石。赞是佐的意思;飨同亨,也就是烹。赞飧的职掌可能是佐助太常掌理祭祀宗庙、天地时所用牺牲等祭物的烹制之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