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即视、察。周朝天子或大臣巡察方国及边陲地区之谓。《太保玉戈铭》: “王在丰,命太保省南国。”《周易 ·观》: “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。”汉朝又有省录尚书事,指主管尚书台之事。②天子遣使臣对诸侯臣子进行聘问之谓。《周礼·秋官·小行人》: “存、 、 省, 聘问臣之礼也。 ”③指皇宫禁地。《汉书·昭帝纪》: “帝姊鄂邑公主益汤沐邑,为长公主,共养省中。”省中本称禁中,门阁有禁,非侍御之臣不得妄入,后因孝元皇后父名禁,故改称以避之。后世因之。① 官署通称。两晋南北朝有尚书、中书、门下、集书、散骑、秘书、著作等省,多设于禁中,故名。后世有门下、中书、尚书、秘书、殿中等省,或设宫外,然仍沿旧称。


1、官署名。汉制,总群臣而听政为省,治公务之所为寺。尚书、中书、门下各官署皆设在禁中,因称为省。沿用既久,遂以省为官署名称。《新唐书·百官一》:“其官司之别,曰省、曰台、曰寺、曰监、曰卫、曰府,各统其属,以分职定位。”

2、行政区域名。元朝各路设行中书省,简称“”或“行省”。明朝改行省为布政使司,仍称“”。清沿袭明制。见清朝赵翼著《陔余丛考·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兵曹掾史

    官名。东汉大将军营部所属职吏。《续汉书·百官志》:“其职吏部集各一人,总知营事。兵曹掾史主兵事器械。”官名,为将军属官,掌兵事器械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

  • 敕令所详定官

    官名。宋置,为敕令所提举的下属官员,负责敕令的详定工作。参看“敕令所提举”条。见《宋史·职官二·编修敕令所》。

  • 守阙守当官

    吏名。北宋前期,中书门下置。神宗元丰 (1078—1085) 改制后,中书省、门下省各置。位在守当官下。吏员名。宋代置于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,在三省吏房中充抄写之任。其地位低于守当官。绍圣三年(公元1

  • 朝请

    ①汉朝诸侯王列侯春秋两季朝见皇帝的制度。春曰朝,秋曰请。文帝时,吴王濞曾诈病不朝请二十余年。外戚定期朝见皇帝和太后,也称朝请。景帝时,窦太后除窦婴门籍,不得入朝请,这是一种惩处。后代如晋朝等沿袭此制。

  • 额者库哈番

    即“额哲库哈番”。

  • 公府曹

    汉朝三公(太尉、司徒、司空)下属职事机构统称。东汉太尉诸曹有东曹、西曹、户曹、奏曹、辞曹、法曹、尉曹、贼曹、决曹、兵曹、金曹、仓曹等。汉朝太尉、司徒、司空称三公,其府称公府,府中所属办事机构称曹。公府

  • 地政署

    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的土地行政,原属内政部土地司和地价申报处的职掌,执行《土地法》及其他土地法令。后成立中央地政机关筹备处,直隶于行政院。三十一年(公元1942年)成立地政署,掌理全国土地行政事务,署内

  • 负侯

    官名。周朝诸侯行大射礼时的执事小吏。《仪礼·大射》: “司马师命负侯者,执旌以负侯。”

  • 巡绰官

    见“巡绰”。

  • 司宪上士、中士、旅下士

    官名。见“司宪中大夫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