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礼制馆

礼制馆

官署名。民国三年(公元1914年)十二月北洋政府设置,直属总统府政事堂,掌理修订民国礼制。设馆长一人,由国务卿兼任;副馆长二人,由左丞与右丞兼任;总编纂一人,主任编纂五人,分掌吉、凶、军、宾、嘉五礼的编订;提调一人,帮提调二人;评议员若干人。馆内分置文书、庶务两股办事。民国五年(公元1916年)五月停办,其职掌归并内务部编订礼制会办理。九年(公元1920年)改设礼制处。十六年(公元1927年)九月,北京军政府公布《礼制馆官制》,设总裁,由国务总理兼任,副总裁由内务总长兼任;下设馆长、总纂、编纂。内部分设五股(各设股长,分掌五礼),及评议会、事务厅,附设乐律所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门下掾

    汉朝多泛指州郡府属吏中较亲近者,如功曹、贼曹、主簿等。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: “州郡有掾,皆自辟除之。常居门下,故以为号”。亦作专称,为郡县长官亲近侍从,掌文书。晋朝郡府亦置。官名,汉置,为州郡属吏,

  • 胄子监

    官署名。渤海国置,有监长等官。

  • 障尉

    官名。汉朝边防官员。又称塞尉、障塞尉,为障候之副贰。据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,边县有障塞尉,警备羌人犯塞。秩二百石。与障候同辖诸部候长。障候不在,常试守其职。属吏有尉丞、士吏、尉从史、尉史等。障候下行文书

  • 官学教习考试

    清代选拔官学教习的考试。清制,两翼宗学、八旗党罗学、咸安宫学、景山官学均设满汉教习。凡满洲教习,以文进士、举人、贡生、生员,翻译进士、举人、生员,现任笔帖式及因公诖误的废员考取;汉教习,咸安宫学以进士

  • 考功郎中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曾置尚书考功郎,掌尚书考功曹,以考课官吏。其资历浅者为郎中,深者可转侍郎,皆称郎。晋及南朝不置,北魏复置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(493) 定秩五品上,二十三年改六品。北齐沿置,为尚书省吏部属

  • 文思院大使

    官名。明朝置,文思院长官,员一人,正九品。职掌参见“文思院”。

  • 官计使

    官名。西夏置,见“官计司”。

  • 祗候典

    宋朝诸州役职名。又称知后典。掌受付州县之间往来文书。

  • 北屯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置,属卫尉。领员吏二人,卫士三十八人,警卫皇宫北门。官名。东汉置,属卫尉,宫掖门,每门司马一人,秩比千石。北屯司马掌北门,属吏二人,卫士三十八人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卫尉》。

  • 主辇

    流外官名。唐置,属殿中省尚辇局,秩流外九品,七辇主辇各六人。又宗正寺诸陵台亦置主辇四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