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秘书

秘书

① 官署名。东汉桓帝延熹二年(159)置秘书监,掌图书秘记,属太常,后省。献帝建安十八年(213)曹操为魏公后,置秘书令、丞,典尚书奏事,权威最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(220—226)初,置中书令典尚书奏事,秘书令改为秘书监,下设秘书丞,复掌艺文图籍,称秘书署。初属少府,魏明帝时从王肃之议,不复属少府。西晋武帝时将秘书并入中书省,称秘书局,晋惠帝永平元年(291),复置秘书监,统著作局,掌国史并管理中外三阁图书,称秘书寺。自此秘书之官府始居宫禁外,亦称秘书省(一说南朝梁时始改称秘书省)。南北朝、隋、唐、宋皆称秘书省。北魏时别置内秘书,亦称中秘书,典宫禁中文书机要之事,与秘书省职掌不同。辽、金、元置秘书监。详见“秘书署”、“秘书寺”、“秘书省”、“秘书监”、“内秘书”等。② 官名。为“秘书监”的省称。后亦作为“秘书郎”的省称。


官名。掌管典籍或起草文书。前者如汉朝以来的秘书监、秘书郎;后者如秘书令、秘书丞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戎卫

    官署名。即左领军卫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左领军卫。

  • 谒署郎

    官名,汉置,属光禄勋,掌持戟值班,宿卫宫殿门户。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二·光禄勋》。

  • 圣庙执事官

    官名。清雍正四年(公元1726年)特设, 为衍圣公官属。三品二人,四品四人,五品六人,七品八人,八、九品各十人, 以孔氏子孙选充,掌祭届执事。

  • 备身五职

    备身都将、备身别将、备身统军、备身军主、备身幢主的合称。北齐置。属领左右府,位在备身正,副都督之下。负责宫禁侍卫。从八品。北齐设有备身五职,都是低级近卫官。五职有左右备身五职,刀剑备身五职。见《隋书·

  • 君王

    ①周朝指诸侯和天子。《诗经·小雅·斯干》:“朱芾斯皇,室家君王。”郑玄笺: “宣王将生之子,或且为诸侯,或且为天子。”②春秋时期对称王的诸侯国君的尊称。 《左传·文公元年》: “江羋怒曰: ‘呼!役夫

  • 左帐内府

    官署名。唐朝初年秦王、齐王府所领侍卫府之一,掌领帐内,侍卫、陪从。设官有统军、长史、录事及仓、兵、铠曹参军、别将、驱咥直等。太宗贞观(627—649)以后不分左右,见“帐内府”。

  • 都团练使

    官名。唐肃宗乾元元年(758) 置,亦称都团练守捉使,大者领州十余,小者二三州,以保境、安民、惩奸为务。德宗时,行营亦置。

  • 奉特旨

    明制内阁大学士及吏部尚书等高级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命者,称为奉特旨。

  • 判卫尉寺事

    官名。北宋前期置,为卫尉寺长官,以郎官以上充任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,复以卫尉卿为卫尉寺长官,遂罢。官名。宋初卫尉寺卿与少卿均为寄禄官,无职掌,置判卫尉寺事一人主管卫尉寺。元丰改制,始以

  • 吏部右侍郎

    参见“吏部左侍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