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秘书少监

秘书少监

官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,员一人,为秘书省次官,从四品。佐秘书监掌图书典籍。旋改称秘书少令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)复旧,武德七年罢。太宗贞观四年(630)复置,从四品上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称兰台侍郎,咸亨元年(670)复旧。武后天授(690—692)初,改称麟台少监,中宗神龙元年(705)复旧。睿宗太极元年(712)加一员,为二人。北宋前期为四品寄禄官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置一员,从五品,为秘书省次官。佐秘书监掌古今经籍图书、国史实录、天文历数之事。南宋初不置,高宗绍兴元年(1131)复置。辽、西夏、金皆为秘书监次官,金正五品。元朝秘书监以卿为长官,太监为次官,少监位在太监下,员二人,从四品。参见“秘书监”。


官名。隋初以前,秘书省无少监之官,炀帝增置少监一人为监的副职,后又改少监为少令,至武德七年(公元624年)复为少监。宋辽金元各朝均沿置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画黄

    官文书名。宋朝中书省据皇帝意旨起草诏令,交门下省审复。重大事件面奏,得旨后另以黄纸录送门下省,称画黄。小事则先拟出处理意见,得旨及进呈熟状后,另以黄纸抄录送门下省,称录黄。

  • 钟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冬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染鸟羽以为旌旗及车饰的工官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: “钟氏染羽,以朱湛丹秫,三月而炽之。”郑玄注: “羽所以饰旗及王后之车。”

  • 日讲

    官名。明以翰林院、詹事府春坊经局官及国子监祭酒为经筵讲官,轮班以时进讲经史,用其中年资深而品秩尊者为日讲官。清朝合日讲官与起居注官为一,称日讲起居注官。

  • 通直散骑侍郎

    官名。东晋元帝太兴元年(318)使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当值,故名。后增至四人,属散骑省。职同散骑侍郎,参平尚书奏事,兼掌侍从、讽谏,地位较高。南朝属集书省,宋以后地位渐低,常授衰老之士,多为

  • 怯薛歹

    见“怯薛”。

  • 户部五科

    明初户部分司之制。洪武六年(1373)于户部下置,一科、二科、三科、四科、总科共五科。每科设郎中、员外郎各一人,主事四人,唯总科郎中、员外郎各二人,主事五人。八年,因事务繁剧,每科设尚书、侍郎各一人,

  • 掌夷隶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秋官府司隶中大夫掌夷隶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大宗伯

    ① 官名。《周礼》六卿之一,为春官之长。掌祭祀、礼仪,参议国政。属官有小宗伯中大夫二人,肆师下大夫四人,上士八人等。西魏末、北周仿 《周礼》建六官,复置为春官府长官,亦称“大宗伯卿”。正七命。参见“春

  • 资政院秘书长

    官名。清末资政院秘书厅长官。宣统二年(1910)置。一人,简任。正四品。掌承本院总裁、副总裁之命,监督本厅一切事宜。

  • 贡院监门官

    官名。宋太宗雍熙二年 (985)始置,掌引导举人进入试场,对号入座,并搜检是否怀挟书籍。真宗咸平四年 (1001) ,以监察御史充任。后各类解试亦置监门官,以有出身官员充任。科举考试的试务官。宋雍熙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