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职道

职道

官场用语。清朝为道台谒见督抚时的自称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长乐宫

    宫名,帝母所居。有时也用来代指帝母太后。其所属官吏有长乐少府等,掌长乐宫。参看“长信宫”条。

  • 杂号护军

    指魏、晋、南朝所置各种名号护军,如“振威护军”,“安远护军”、“镇蛮护军”、“抚夷护军”等。统兵,职掌同将军,而位低于同号将军。

  • 方宪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秋官府刑部中大夫方宪上士佐官,正二命。

  • 云师

    官名,黄帝受命时有瑞云,故诸官之长皆以云名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昔者黄帝氏以云纪,故为云师而云名。”杜注:“黄帝受命有云瑞,故以云纪事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官名皆以云命,为云师。”注:“应劭

  • 宣慰使司都元帅府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二品。掌军民之务,在各道设置。领路、府、州、县,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,郡县有请则转达于省。有边陲军旅之事,则兼都元帅府。设使三员,同知、副使、经历、知事各二员,或置宣慰使都元帅、副都

  • 御书祗候

    流外官名。宋置,属翰林御书院,十五年出借职。参见“翰林御书院”。

  • 萨保

    官名。隋朝诸州掌祆教事务官,雍州视从七品,诸州二百户以上所置视从九品。

  • 国民参政会驻会委员会

    国民参政会休会期间的驻会组织。见“国民参政会”。

  • 附生

    明清时生员名目之一,即附学生员的简称。明初凡生员均食廪米,其后增广名额,增广者不食廪米,因此生员始有康生、增生之分,后在增生之外再增名额,称为附生。清沿明制,初入府州县学的生员均称附生,以后经岁、科两

  • 市参议会

    市民意机关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参议员依据《市参议员选举法》的规定产生,其名额在人口二十万之市为十五名,超过二十万者每增加人口五万则增加一名,任期一年,得再被选。在任期中不得兼任本市政府及其他机关的职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