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舍人

舍人

官名。① 《周礼》地官之属,掌宫内粮食供应之事。《周礼·地官》:“舍人掌平宫中之政,分其财守,以法掌其出入。”释曰:“舍人总主给米之事”。② 战国、秦时贵戚官僚属员,类似宾客,为主人亲近私属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载李斯为吕不韦舍人。裴骃集解引文颖曰:“主厩内小吏官名。或曰侍从宾客谓之舍人也。”至汉朝演变为正式职官。太子太傅、少傅属官及皇后、公主属官皆有之。同时,大臣仍有私养舍人者。卫青即有舍人百余人。三国、两晋、南北朝王国、公府、将军府皆设,掌文檄之事。南朝梁公府舍人为流外三品勋位。北魏诸开府舍人位从七品上。又有中书舍人、通事舍人、中书通事舍人、太子舍人等名目。唐朝诸王府、王国、公主邑皆置为属官,员二至四人不等。玄宗时废王府舍人。东宫属官有太子舍人四员,正六品上,掌文书表启,隶右春坊。另有中书舍人、通事舍人、中舍人、起居舍人等官。宋初,中书舍人、起居舍人、通事舍人等通常为寄禄官,不领本职。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,复为职事官。明朝有中书舍人、王府引礼舍人,武臣有带刀舍人。后俗称武臣子弟为舍人。清朝内阁有中书舍人,詹事府有通事舍人。


官名。1、周始置此官,掌官中米粟出入、公平分发等事。见《周礼·地官·舍人》。

2、秦汉时有太子舍人。汉代皇后、公主的属官也有舍人,为亲近左右侍从。

3、魏有中书通事舍人,专掌诏诰呈奏之事。南北朝梁称中书舍人,隋称内书舍人,自宋至明皆称中书舍人,清废。虽历代多沿置,但权不一,多为诏诰专官;宋有此官,但不任职;明代只掌缮写文书。

4、另外,隋有起居舍人,掌记天子言行;唐有通事舍人,掌引纳;宋有閤门宣赞舍人,元有直省舍人,侍从舍人,明有带刀散骑舍人,皆为近侍武职。

5、自战国至汉初,王公贵官的侍从宾客、亲近左右,通称舍人。参见《文献通考·职官四、职官五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屠耆王

    匈奴官名。屠耆为匈奴语“贤”,汉人因称左贤王,为单于手下最高官职。匈奴尚左,故常以太子任之。一般统率万余骑,居单于东方,最为大国。下各置千长、百长、什长、裨小王、相、都尉、当户、且渠等官属,以管理辖地

  • 车府署丞

    官名。即“车府丞”。

  • 东冶丞

    官名。佐东冶令掌鼓铸。

  • 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使

    官名。元朝广西海北道肃政廉访司长官,员二人,正三品。

  • 北军使者护军

    官名,西汉置,掌北军。《汉书·田叔列传》:“是时任安为北军使者护军,太子立车北军南门外,召任安,与节令发兵。”

  • 机务所

    清末巡警部内部机构。掌开用本部印信,收发文件,接洽电话,值日值宿,递送折件等事,以七品小京官轮流管理。

  • 内司服奄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内司服奄一人,女御二人,掌王后的衣服。北周依《周礼》置内司服奄中士,正二命;内司服奄下士,正一命。属天官府司内上士。

  • 铜印墨绶

    官制用语。即以铜铸成印章,在印柄系黑色的绶带,是标志一定官阶的服制,亦称铜印黑绶,规格在金印(章)紫绶、银印(章)青绶之下。汉朝规定吏秩在比六百石以上至千石者,多应用铜印黑绶。魏晋南北朝时,一些官职的

  • 秩俸

    即官吏的俸禄,又称奉,也就是国家根据官吏职位的高低给予官吏的报酬。禄俸有的给土地,有的给谷粟,有的给银钱,有的给杂物,也有的给钱和地,有的给钱和谷。周朝给土地,春秋时出现给粮食。战国时普遍给粮食,但计

  • 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管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

    元朝侍卫亲军机构。又称女直侍卫亲军万户府。原隶高丽女直汉军万户府,顺帝元统二年(1334)划入侍卫亲军系统。置营辽阳,衙司在大都丽正门内。设达鲁花赤、万户等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