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茶马司

茶马司

官署名。宋朝始置。初为茶场司与买马司合称。神宗熙宁七年(1074)始置官管理成都收买茶货,以供秦凤熙河路买马之费,遂置茶场司。元丰四年(1081)合二司为一司。宁宗庆元六年(1200)以提举茶事兼理马政,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。嘉泰三年(1203)复分二司。凡市马于边区则以茶交易。置都大提举及主管、同主管官,许其自置僚属。明初沿置于泰州 (今天水)、洮州(真临洮)、河州 (今临夏)、雅州 (今雅安),管理同少数民族地区茶马交易。设司令、司丞领其事。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令、丞为大使、副使。后罢洮州茶马司,以河州兼管。三十年曾改秦州为永宁(今属四川) 茶马司,后复旧。


官署名。负责榷茶买马的机关。宋神宗熙宁七年,诏令三司盐铁判官李杞、三司勾当公事蒲宗闵经营筹划在川蜀收购茶叶来满足秦凤路、熙河路卖茶买马(以茶换马)所需茶叶,李杞便在秦川设司,蒲宗闵便在成都设司,后改称都大提举茶马事;设主管茶马,同提举茶马、都大提举茶马,按资历分别任之。宋度宗五年,以提举茶马事兼理马政,便改称都大提举茶马司。明朝洪武年间设茶马司,置茶马大使。参看《宋史·职官志七》、《宋史·食货志下六》;《明史·职官志四》、《明史·食货志四》和《文献通考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饭银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阁、户部、刑部、工部及理藩院等衙门内所设之机构。负责收支本衙门员司之饭银。这种“饭银”由各省按额数报解中央各衙门,各衙门之间也有“帮帖”(如户部每年都帮帖内阁、军机处及礼、兵、刑各部一部

  • 司庾员外郎

    官名。即仓部员外郎,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,咸亨元年(670)复名仓部员外郎。

  • 中国银行

    银行名。其前身为大清银行。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初改组为中国银行。次年四月,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中国银行则例三十条,规定中国银行为中央银行,股本总额为银元六千万元,分为六十万股,每股一百元,政府先认

  • 织染方令

    官名。唐朝少府监织染方署长官,武则天垂拱元年(685)去方字。参见“织染令”。

  • 雨旸司

    官名。明太祖吴元年(元至正二十七年,1367)改前置太史监为太史院,置为属官,正七品,掌察天气阴晴。洪武元年(1368)改太史院为司天监,遂罢。

  • 兴业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间刘备置,三国蜀沿之。王连自司盐校尉迁蜀郡太守、此职,仍领盐府。杂号将军名,东汉末年刘备置,掌征伐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李严传》:“严率众降先主,先主拜严裨将军。成都既

  • 镇南将军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和平(190—193)中,任刘表为此职、荆州牧。三国魏时,与镇东、镇西、镇北将军合称四镇,多为持节都督,出镇方面。魏、晋及南北朝前期权势很重,后渐轻。三国魏定为二品;晋、南朝宋改为三品,

  • 度支都尉

    官名。三国魏置。掌诸军兵田。职与典农都尉相通。七品,秩六百石。隶大司农。西晋省。官名,三国魏置,属大司农,掌兵田(军垦),职与典农都尉类似。七品,六百石。晋省。

  • 副催长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以及钱粮衙门等机构均置。位催长下,负责催办具体事务。自九品至无品级不等。

  • 编修条例司

    即“编修中书条例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