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府
官署名。宋朝皇帝出征,则于所至之处置,设知行府事或权知行府事。太祖建隆元年(960),以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。开宝二年(969),以卢多逊权知太原行府事。八年,以马处璘权知润州行府事。太宗太平兴国四年(979),以潘美兼制置太原行府军粮事。雍熙三年(986),以刘保勋知幽州行府事。属官有行府推官、行府判官、行府通判。
中央官署派出在外执行指定任务的官署。《晋书·楚王玮传》:“外营,便相率径诣行府。”
官署名。宋朝皇帝出征,则于所至之处置,设知行府事或权知行府事。太祖建隆元年(960),以石守信为扬州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扬州行府事。开宝二年(969),以卢多逊权知太原行府事。八年,以马处璘权知润州行府事。太宗太平兴国四年(979),以潘美兼制置太原行府军粮事。雍熙三年(986),以刘保勋知幽州行府事。属官有行府推官、行府判官、行府通判。
中央官署派出在外执行指定任务的官署。《晋书·楚王玮传》:“外营,便相率径诣行府。”
官名。太平天国设置,属东王府,正副各一人,官阶为职同指挥。
监狱名。东汉光武帝罢西汉中都官狱二十六所,京师惟留廷尉诏狱与洛阳诏狱。三国魏与西晋亦都洛阳,依东汉旧制置洛阳狱。
即“云都赤”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为肃政厅的长官,见“肃政厅”。
官名。金置,属掖庭局。掌皇后宫仓廪之事,以太仓官兼。
官名,汉置,掌太公舆马。《史记·高祖公臣侯者年表》:“戴(敬侯彭祖),以卒从起沛,以卒开沛城门,为太公仆。”
官署名,汉置,原名考工室,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,西汉时属少府,东汉时转属太仆掌作器械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。《后汉书·百官二·太仆》:“考工令一人,六百石。本注曰: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
官名,或官署名。汉有执金吾,为护卫官;唐有金吾卫,为禁卫之一;宋元因之,有将军、上将军;明亲军有金吾卫。详见各条。
官署名。清末地方审判机构之一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始设于京师、奉天等地,宣统元年(1909)后各省渐设。每省省城一所,大商埠距省城远者得设分厅。掌全省诉讼,审理不服地审厅一审、二审判决上告案不属大
官名。“右司马”省称。战国楚置。仰天湖第二五号墓竹简文: “右马之衣, 锦纯, 锦。 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