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郡丞

郡丞

官名。秦汉郡置,为郡守(太守)副贰,佐郡守掌众事。边郡别有长史,掌兵马。秩六百石,由朝廷任命。东汉建武六年(后30),令郡太守病,丞、长史代行其事。后又罢边郡丞,以长史领郡职。三国魏、蜀、吴皆置,魏八品,亦称府丞。西晋亦置。东晋元帝大兴(319)罢。南朝宋复置。梁、陈沿置。西晋、南朝宋皆八品。梁制,郡丞十班。陈制,万户郡丞七品,万户以下郡丞八品,秩皆六百石。北朝北魏、北齐亦置。北齐时,清都郡丞从八品。唐朝废。


官名,秦汉皆置,为郡太守之副,佐太守掌治其郡。边郡丞为长史,掌兵马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。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“出为六安郡丞,意忽忽不乐,道病卒,时年七十余。”其后,历代多沿置,唐废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牧司

    官名,掌管民政。《宋书·州郡志一》:“自夷狄乱华,司、冀、雍、涼、青、并、兗、豫、幽、平诸州一时沦没,遗民南渡,并侨置牧司,非旧土也。”

  • 虞部司

    官署名。隋始置,为工部四司之一。司的长官,隋初称为侍郎,以员外郎为佐官。炀帝时改为郎与承务郎各一人。唐制,以郎中、员外郎为正副主官。虞部郎中一人,从五品上;员外郎一人,从六品上。掌京都衢巷、苑囿、山泽

  • 右戎卫将军

    官名。即右领军卫将军,唐高宗龙朔二年 (662) 改,咸亨元年 (670) 复名右领军卫将军。

  • 翚雉氏

    少皋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谓是五工正之一,贾逵释为设色之工,为附会之说。参见“少皞”。

  • 客司

    吏员名。宋代置于诸州,掌招待宾客。

  • 相师

    内职掌名。隋太卜署所属有相师十人,掌相术。

  • 王旅

    殷朝军队编制名。由商王统率的军队称“王旅”。《甲骨文合集》第五八二三片: “十,王旅。”

  • 官计使

    官名。西夏置,见“官计司”。

  • 福建行省

    官署名。全称福建等处行中书省。元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置,治福州。后移至泉州,寻复还旧治。二十八年,改为宣慰司,隶江西行省。次年,复立。成宗大德元年(1297),改称福建平海等处行中书省,移治泉州

  • 三眼花翎

    服饰名。清朝官员所戴花翎之一。即孔雀羽尾端为三眼者。依例贵族中之贝子戴之。乾隆(1736—1795) 中曾特赐郡王、亲王、以为美饰,其后沿以为例。并议及亲王戴五眼花翎,郡王戴四眼花翎,未得实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