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郡长

郡长

官名。秦汉之际楚怀王改秦郡守为郡长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 “(怀王)以沛公为砀郡长,封武安侯,将砀郡兵。”颜师古注引韦昭曰: “秦曰守,是时改曰长。”


官名,秦汉间楚怀王置,为一郡之长,即秦汉之郡守、郡太守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“怀王并吕臣、项羽军自将之。以沛公为砀郡长,封武安侯,将砀郡兵。”注:“苏林曰:长如郡守也。韦昭曰秦名曰守,是时改曰长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延庆宫汉人行宫都部署司

    即“延庆宫南面行宫都部署司”。

  • 专门教育司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属教育部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其所掌为:一、大学校;二、高等专门学校;三、和以上相等的各种学校;四、外国留学生;五、历数;六、博士会;七、国语统一事项;八、医士、

  • 太孙太傅

    官名。西晋惠帝永康元年 (300)立司马减为皇太孙,即储君。以司马伦为太孙太傅,职如太子太傅。太孙废,其官亦罢。参见《晋书·愍怀太子传》。

  • 西北路禁军都统司

    官署名。辽朝北面官,总领西北路禁军。

  • 军医副

    海军相当官。北洋政府置于各舰,由一、二等官充任,掌医疗事务。

  • 中水氏

    共工部落氏族首领的称号。见“共工”。

  • 诸曹掾史

    官名,即各曹掾史的总称。汉朝各州、郡、县皆分曹办公,曹的正长官称掾、副长官称史。具体掌管某曹,称某曹掾、某曹史,如功曹掾、户曹掾、贼曹掾等。后魏、晋等沿置。

  • 玉署

    宋代对翰林学士院的别称。见“翰林学士院”。

  • 老人

    乡里管事之人。明朝洪武 (1368—1398) 年间置,选每里中德高望众者充任,三、五人不等。会同里长调解或审判乡里一般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,负责教化,督课农桑,主持乡村水利事务。明前期,颇有权威,

  • 督办政务处

    官署名。清末为推行“新政”而设置的办事机构。简称“政务处”。光绪二十七年(1901)设。掌审议变通政治章奏,拟具意见,请旨定夺。置督办政务大臣、参预政务大臣,无定额,以军机大臣、大学士、总督兼充。下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