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字典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

①周朝王畿以外行政区域名。(1) 九服之一。参见“九服”。(2) 五服之一。参见“五服”。② 春秋战国时公卿大夫作为世禄的封地。《礼记·礼运》:“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后两宫宫令、宫丞

    官名。金正大元年(公元1224年)置,宫令,正八品;宫丞,正九品。

  • 湖南行省

    见“湖广等处行中书省”。

  • 兵马司

    官署名。金设在总管府、节镇之地。掌地方军事、维护治安。设都指挥使总管司事,秩正五品。下设副都指挥使、指挥使、军使等官及军典、营典、司吏、译人、公使等吏员。辖有军兵。元设于大都、上都,掌都城治安,秩正四

  • 汉经厂

    宫廷祗应机构。明置,地址在皇城内,有内臣若干人。每遇收选太监,则拨数十名习念释氏诸品经忏。其持戒与否,则听自便。每逢皇帝诞辰、正旦、中元等节,于宫中建道场,遣内大臣瞻礼,扬幡挂榜,如民间的做佛事。其僧

  • 文资官

    金代文散官之称。《金史·选举志二》说:“凡进士则授文散官,谓之文资官。自余皆武散官,谓之右职,又谓之右选。文资则进士为优,右职则军功为优,皆循资,有升降定式而不可越。”

  • 磬氏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冬官之属。一说为周朝置。掌磨制石磬类乐器。《周礼·冬官·考工记》: “磬氏为磬。”官名,周置,掌选磬。《周礼·冬官》:“磬氏为磬。”

  • 右刺奸掾

    东汉末曹操丞相府所置僚属名。掌监察。《三国志·陈思王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转 (丁)仪为右刺奸掾。”官名,汉末曹操为丞相时置,掌监察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传》:“文帝即王位,诛丁仪。”注:“《魏

  • 强行削除官吏禄阶或没收其家财。

  • 持书执法

    官名。即“治书执法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内府上士、中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天官之属有内府中士二人,凡四方所献的玉帛金玉齿革兵器及一切珍贵的器物,都由内府收藏。凡出使四方的使节,由内府送交供给;王赠赐诸侯的礼物,王与冢宰赠予四方的礼物,亦由内府供给。北周天官府太